《那山那人那狗》的男主角無意外的還是選了劉曄,片酬也不算低,四萬塊。
畢竟劉曄是第一次拍攝電影,能拿到這個片酬也是因為劇組的資金一下子充足起來,不然還不一定。
周白拍老謀子的《我的父親母親》也不過是拿了三萬塊錢,《我的父親母親》劇組可是比《那山那人那狗》壕多了,周白的片酬也沒有多高,可見這時候第一次拍攝電影的學生是得多便宜。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劇組喜歡到中戲北電這些學校挑選演員的原因,便宜啊,你換一個已經有了名氣的演員,不會是這個價,雖然有不少人可能會願意不要片酬也想拍老謀子的電影。
當然這時候的中國影視圈實際上片酬是整體偏低的,到零幾年的時候算是合乎市場,一幾年之後就開始偏高,等到17年18年就達到誇張的地步,隨便一位小花小鮮肉片酬都是幾千萬起,市場熱化程度跟香江電影最瘋狂的那幾年差不多。
從談投資到演員選定,實際上花費的時間也不過三天,第四天霍劍起跟康健抿就拉著選定的演員奔赴綏寧拍攝了,在他們出發之前,瀟香廠二十幾位工作人員已經更早的開始準備,把器材運送到綏寧大園古苗寨。
跟劉曄一起離開的還有兩位96班的同學,一位是黨皓,畢竟他現在是小生形象,霍劍起也覺得他合適演年青父親這個角色。
另一位則是曾黎,跟原來的演員陳恏相比,周白覺得侗族姑娘這個角色由曾梨來演出是更好的選擇。
一個是師妹,一個是同班同學,周白當然是優先選擇自己的同班同學,再說以曾梨大青衣的條件,周白完全相信她能撐起這個角色。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原來曆史上這部電影是暑假的時候開拍,經過與學校商量陳恏得到允許可以拍攝,可是現在她才大二第一學期,要拍電影就得缺課,他們班主任可不願意批準。
結束《我的父親母親》拍攝後一個星期的時間裏,周白就遇到了《那山那人那狗》的投資機會,於是這一個星期時間都搭上去了。
這一次製片人那一欄加了小叔周正理的名字上去,本來出品人也可以加上他,不過小叔不在意這些,他拒絕了,還是讓韓三爺的名字掛著吧,畢竟是塊金字招牌。
聽小叔周正理講,他正愁資金找不到使用的地方,周白才知道原來“道理影業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金是實打實的,讓他不由感歎老爸真的是氣魄不小。
周白覺得這步棋真是走對了,這一次“道理影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那山那人那狗》哪怕是全部虧完小叔都願意,因為不是什麼人都能上北影廠跟瀟香廠的車,特別是北影廠,跟他們建立起關係對公司發展有著戰略性的意義。
插一句題外話,劉曄在後世為什麼一直主旋律片的資源不斷,與他跟韓三爺有很好的交情有關。
當《那山那人那狗》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周白想著離開京城一趟,結果老賈從棒子國那邊回來了,得,老賈這貨可不準備放過周白,這不大晚上的電話像是催命一樣把周白呼出來,說不定他的計劃又得延遲,想想都讓周白苦惱不已。
什麼時候我成了大忙人了?周白在去找老賈路上思考著這個問題,這個星期補課的進度已經讓常媽對周白有些不滿,老賈那邊再出幺蛾子周白估計會被常媽罵得上吊不可。
燈火闌珊的簋街,川味火鍋店裏麵,鍋內的水汽已經熱騰騰的翻騰飄散著,諾大的店麵已經坐得滿滿當當,老賈跟王紅偉顧爭幾個在那裏大朵快頤,好不痛快。
“老白來了,來趕緊吃點,我就喜歡這川味火鍋,夠勁。”老賈看到周白,招手說道。
“老賈,你這是在棒子國餓了一個月麼?大晚上的整這麼一大堆東西吃。”周白也沒客氣,做了下來,一看桌子上的菜,好家夥都快放滿了。
“別提了,棒子國雖然很摩登,吃的東西真心跟咱國內沒法比,早上泡菜晚上泡菜的,我現在見到泡菜都想吐,他們就是一泡菜國。”老賈吐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