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投資意向(1 / 2)

從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電影市場,能進行參與電影行業中製片、發行、院線的公司,可以說聊聊無幾,而且沒有民營資本的份,隻有國營16家製片廠才有這個資格,整個市場就是電影製片廠所有的。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盡管民營經濟連“出品署名權”都沒有,從八十年代起,民營經濟“暗渡陳倉”式地悄然介入電影業前後長達十幾年,用“買證”的方式,參與電影投資,所以有不少的電影名義上屬於電影廠出品,實際上是跟他們關係不大,隻是借了一張皮而已。

1997年這個年份,現在在電影市場上麵活躍的民營資本就那麼幾家,還要在今年電影改革開始之後,一大批的民營資本開始試水電影市場,獲得製片、發行、院線等各條產業鏈的“準入證”,電影市場才從一潭死水中逐漸活躍起來。

真正的大爆發是從2003年開始,隨著國家出台了一係列政策,嚴格控製的電影業逐步放開,民營電影公司終於獲得了和國有製片廠一樣的身份。

如果從產業發展的路徑去看中國電影,就是電影業開放之後,才真正讓大批的商業電影出現在電影市場上,壯大了電影市場,也讓市場開始逐漸走向成熟,再經過十年的發展,電影票房才開始大爆發。

賈章柯想拍電影,不說劇本能不能過,哪怕是正兒八經可以拿到拍攝許可證的本子,他現在能找誰?電影廠的資金他要不來,大把的導演等著呢,唯一的選擇隻有民營資本。

可是他能選誰?榮信達?這間1995年成立的影視製作公司,會看得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賈科長?再說人家主業可是拍電視劇的。

華宜兄弟?姓王的兩兄弟更加不會鳥他,人家正準備跟馮大炮大搞一場,更何況以拍禁片成名的賈科長那種尿性,連第五代導演的作品都覺得太商業了,大小王能看上他才是見了鬼。

“如果我說現在就有,那是騙你們的,但是說沒有,這樣的說法也不對,拍攝用的錢我就算能弄來,但是你們確定能拿到拍攝許可證?”坐下來後,周白似笑非笑的看著賈章柯的臉說道。

“……“賈章柯沉默了,以他的想法,以及拍攝的內容根本不可能拿到許可證,也是,電影根本就沒法上映,想拿到投資無疑是癡人說夢。

“我想現在你們連劇本都沒有吧?”周白說道,以他得到關於賈章柯後世種種零碎的信息,現在這個時間點,賈章柯應該僅僅隻是萌生了想法,實際上真正開拍的時間還要到四五月份,中間發生了什麼他並不清楚,況且賈科長並不是那種以劇本能力見長的人。

“你說的都對。”賈章柯開口說道。

“哥們你過來不會是隻是想打擊我們吧?”王紅偉不由有點帶著情緒說道,什麼人啊這是,一上來就抓住人的痛腳。

“當然不是,剛才你們說希望能從香江那邊獲得資金,投資你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我想即便香江那邊的資金能獲得,可不一定夠吧?你想用16毫米的膠片拍攝?”周白說道,沒有記錯的話賈章柯這一部電影就是使用16毫米的膠卷拍攝的。

現在這個年代拍電影用的都是膠片,可是膠片跟膠片那也是有很大差別的,16毫米的膠片就是最差的那種,拍攝出來的畫麵放到大屏幕上麵會變得模糊,粗糙,與主流電影拍攝使用的35毫米的膠片差距很大。

這麼說吧,16毫米的膠片一般是用來拍攝新聞,或者是在教學當中使用,因為它便宜輕便,而膠片這東西是一分錢一分貨,有35毫米的膠片能使用,除非導演腦子有洞才會選擇16毫米的膠片。

賈章柯之所以隻能選擇16毫米的膠片,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第一部電影從香江那邊獲得的資金根本不夠他拍攝所用,隻能忍痛選擇16毫米膠片。

“所以你的意思是?”賈章柯問道,他心中有個大概的猜測。

“如果你們能從香江那邊獲得啟動資金,我這邊也可以進行參與投資,並且有沒有拍攝許可證都沒關係。而在電影的收益方麵,我可以適當的減少部分收益分成,這就是我要表達的意思。”周白笑著說道,說出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