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仙門春末緣分啟(1 / 2)

仙山鍾靈毓秀,偶有鳥禽成群遠飛至天際不見。林子蔥鬱,泉水清冽,正是個仙境一般的處所。

偏偏是如此仙境,卻在後山建起一座略顯突兀的高牆大院,院中一株不知多少年的銀杏樹破土而出。

夏初時節不燥不寒,窗子半開半掩,忽的聽聞屋裏有水聲。

晨起沐浴的人睜開了眼,隻是眸子還未清明,像是有什麼心事。

水珠順著烏發滑落,滑過玉肌落在漂浮著的花瓣上。

窗外傳來鳥鳴,混雜著銀杏樹葉在風裏的聲音。院子靜謐,一聲輕歎淺淺傳出。

陽光透過淺色的糊窗紙透進來,地上的影子緩緩起身。

隻著一件裏衣,影子的主人繞過了屏風走到書桌前。

桌上攤了許多帶著折痕的紙條,紙上字跡工整,寫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地名。隻是大多都被劃了一道,僅有幾個畫了圈。

玉手懶懶一伸,在盒子裏拿了個未拆的紙條,展開。

“京都。”

紅唇微啟,嗓音清潤,聽得出是個女子音色。尾音上揚,略帶些許玩味。

白衣女子側頭看向窗外。陽光正好,微風不燥。

等她整理了外衣,抬手摘下一頂鬥笠,避開了發髻扣好。

鬥笠邊沿圍了一層白色輕紗。白紗垂落過了肩頭,遮遮掩掩看不清麵容。

院裏銀杏遮住升起的紅日,投下陰影微涼。

有個白衣青年曲膝側身,正坐在藤條編織的秋千上。

陽光在他身上剪下碎碎的影子,整個人籠罩在一片樹蔭裏,讓人看得並不清楚,隻依稀辨得出這人身形瘦高,雙腿修長,隻看身量也覺得十分養眼。

“去哪兒?”

地上影子一動,樹下那個似乎朝這邊看過來。

嗓音聽來清清冷冷,像是客套地問一句。

女子聞言步子一頓,側了身朝秋千看過來。

春末夏初的風也溫柔,吹動著樹上正綠的小扇子一樣的葉,發出輕微聲響。

不等她答話,青年像是覺得自討沒趣,下了秋千緩步而來,隻是路過她身邊時又說了句。

“把你的劍拿好,我捎你一程。”

白衣女子似乎一時沒反應過來,回頭去看那已經在大殿裏的瘦高背影,似有若無地自語了一句。

“怎麼剛巧也出門。”

疑惑的語氣卻不明顯,也不知究竟在不在意。

樹上的鳥兒歪了歪腦袋,看不懂人世複雜,撲棱著翅膀飛向山間。

有一竹室坐落於山腰溪邊,清泉涓涓聽得滿耳清脆。

席間不少弟子靜坐聽學。

“傳說天地混沌分開不久,有一星辰隕落,埋入土壤,生根發芽,成樹參天。

“過許多年,聖樹結出五朵花苞,落地便化作人形,即為魔君,聖子,鬼帝,仙尊和妖神,世人稱為五子……那時六界之間並無結界,魔物妖物也並不傷人,天下十分安詳……”

屋外鳥鳴山幽,偶爾傳來夏蟲聲聲。

“隻是一日,六界突發大亂,仙界宮殿秋波鑾一夜坦倒,隻留四子反目,後來仙界遺孤於秋波鑾舊址自毀元神,四子之間間隙更深,六界自此分治各設結界,互不往來,心照不宣。

“大亂之後,人間一時眾說紛紜,修仙者四起,尋找開向仙界的大門,試圖窺探塵封的秘密。

“千年過去,愈演愈烈……”

講台之上的老者一身青色長衫,衣服下擺繡了竹子圖案。

不知是否因為他早是須發花白,看上去麵相慈祥。雖語速甚慢,卻也是對小輩諄諄教誨的絕配。

“要說天下諸多仙門,光是念名號,怕是三天三夜也講不完。諸生隻需謹記,暑期三月,出門在外,言辭舉止該要得體,切莫丟了第一仙門的臉……”老者笑眯眯地摸了摸胡子,在這不大的竹室裏踱步。

“嘁!”席間有個小少年似乎是不屑,撇了撇嘴小聲道,“青竹長老何時這般能說了?我瞧著都要趕上山下說書的了!”

他看上去年紀不大,膚色不算得很白,麵相卻十分幹淨,甚至還瞧得出孩子樣的頑皮。

一雙杏眼烏黑發亮四處觀望,這時候還微微噘著嘴,對枯燥的說教頗有不滿。

不過到底是小孩子心性,雖有抱怨,這番話卻還是壓低了聲音隻說給旁邊的人聽。

“安靜。”

唯一聽到他抱怨的人低聲開了口。

小少年原本正盯著走過身側的老者,聽到這一句不禁愣了愣,好似遇著了什麼奇怪的事情,心下疑惑,轉過頭去看身旁同桌的人:“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