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軒的問話也叫翟曇譔詫異,不過他的確不知飲水思源這個成語的出處,最熟悉的莫過於那句“吃水不忘挖進人”,這是後世的人為了紀念偉人給他們挖了一口水井,而在一個井邊裏的碑上刻的話,教育後代要飲水思源,而這句也被廣為流傳,為大家熟知。
“靜遠不是裝不懂吧,這可是北周驃騎大將軍庾信《徵調曲》一首中的兩句,‘正陽和氣萬類繁,君王道合天地尊。黎人耕植於義圃,君子翱翔於禮園。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咎繇為謀不仁遠,士會為政群盜奔。克寬則昆蟲內向,彰信則殊俗宅心。浮橋有月支抱馬,上苑有烏孫學琴。赤玉則南海輸贐,白環則西山獻琛。無勞鑿空於大夏,不待蹶角於蹛林。’你能說出飲水思源,不可能不知北周的文學大家徐庾體的人物之一庾信庾子山”翟曇譔說道。
“實在是慚愧,我是真不知道,不過你這麼一說我也就知道,說穿了,其實我這人一看這些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之類的書籍就瞌睡,不然我也去參加科舉了”秦軒不好意思的說道。
“靜遠謙虛了,不過聽你談吐不像是不懂之人,能讀書識字,可見你的家世也不一般,你祖籍秦州,秦姓也是大家族之姓,可是始皇帝之後?”翟曇譔問道。
“這個我祖籍也不是秦州,不過是秦人後裔而已,我的家鄉在大海之中一個巨大島嶼之上,聽祖輩講是始皇帝派人出海尋找不老藥時迷失在大海中,漂流到一個島嶼,就在那裏紮根,因為家鄉出了天災,我本人幾年前才意外來到大唐……你說的庾信的確不知”秦軒說道。
“啊,你原來是秦朝就流落在海外的人,才來大唐幾年時間!難怪,庾信是北朝時期的人,你不知道也不奇怪,不過你的家鄉受到地火吞沒,現在還能找到嗎?”翟曇譔驚奇的問道。
“我前兩年出海找過,始終找不到那個地方了,不然我也不會在大唐成家立業的”秦軒說道。
當初剛來大唐時,詢問自己家鄉事的人不少,這幾年也算是融入了大唐,很少有人在問起這方麵的事情,這翟曇譔十分的好奇,喜歡追根問底,不得已隻能在將那些“謊話”說一遍,這其中的緣由隻有自家幾個夫人知道,其餘外人沒人知道家鄉之事全是胡編亂造的,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真實的情況說出來也要有人相信才行,那麼詭異的事,真說出來估計自己就成真正的異類了。
“靜遠不必難過,這天災是沒辦法之事,你在大唐也有了基業,過的可比一般人好的多,我的祖籍在天竺,雖然祖輩在隋就來了這裏,不過我可是從沒回到過天竺去,你是流落異鄉的秦人,根還是屬於這片土地,我雖然出生在大唐,但我的根在天竺,我的家族算是真正的異鄉人,你算是落葉歸根了”翟曇譔說道。
其實這個時代的大唐是個各民族融合的社會,大食人、拜占庭人、波斯人、天竺、吐蕃人、新羅人、倭國人、突厥人、契丹人、南詔人、呂宋人等等,還有很多小部落的人,在長安都可以看到,可以說長安是個世界大都市,目前的大唐不但給世界敞開的大門,也給大唐百姓敞開了通往世界各地的通道。
“貞固兄說的是,初來大唐還有點不習慣,現在一切都已經好了,我也把自己當做大唐的一份子,既然入了大唐籍,也就為這裏出一份力,何況這裏本來就是我的根”秦軒微笑這說道。
“靜遠說的沒錯,對了,你發明的玻璃還有美酒,都是你原來家鄉都有的東西嗎?你在家鄉上蒙學,進學堂都學習的什麼?不是經史子集嗎?你的醫術也是在學堂裏學的嗎?”翟曇譔好奇的問道。
“這個說來話長,上蒙學先學習認字,然後要學習術數、自然,後來慢慢的學習的科目就很多了,經史子集隻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一些基礎知識,等到這些學完了,就參加考試進大學,也就是和目前的醫科大學一樣,我們叫專業學科,醫學、文學、曆史、冶煉、水利、農業、器械等等各種大學學府,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我是選擇的醫學”秦軒小聲的說道。
“啊……這麼多大學?農業也需要專門學習?還有水利、冶煉、器械,這些不都是工匠們做的事情嗎?他們的地位很低,也可以上大學?”翟曇譔問道。
“這個的確如此,我家鄉那裏,人沒有貴賤之分,大家都是一樣,任何人隻要有能力,能通過考核,都可以進入仕途,除了罪犯之外,不過這個事情你知道就可,不可外傳,每個國家的製度不一樣,不可攀比”秦軒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