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瑟凋敝的永安城外,劉諶終於見到了羅憲,這位大漢的實際上最後一任永安都督。混在白金鑫身邊,王迪也勉強看到了羅憲,一想到三國後期這也算一個人物,有了點莫名的興奮。
當然,主角自然不是王迪了,而是劉諶和羅憲。麵對麵接觸下來,看著這個雖然有一絲疲憊卻依舊保持著精神矍鑠的四十餘歲的中年男子,劉諶一時間倒也不知道說什麼了。
沒辦法,身份委實有點尷尬:劉禪已經宣布投降,蜀漢政權在法理上不存在了,自己這個前朝的王子殿下在這個時候出現真的很給別人添麻煩。捫心自問,這個時候羅憲把自己拿下獻個投名狀也是無需承擔太多道義上的譴責的,何況人家本來也有個大好的前景,但是因為和宦官黃皓關係不睦就被“發配”到了這裏,憑什麼要求人家還對你這個家族鞠和已經完蛋的國家躬盡瘁啊?雖說永安都督的地位十分重要,與庲降都督、漢中都督、江州都督為常置的四個鎮戍都督之一,實打實的封疆大吏,曆任都督都是,或者說都曾經是君主十分信任的人物(李嚴、陳到、宗預、閻宇),把羅憲放在這裏倒也是體現了領導對他的關心和嗬護。但問題在於真正的永安都督是閻宇啊,閻宇是因為親自率軍“勤王”才把鎮守永安的職責轉交給了羅憲,而且還一波帶走了8000軍隊,8000人看著不多,但要知道蜀漢全境在冊軍人也不過十萬人,半數憋在劍閣,諸葛瞻手裏還爆掉了近萬人。
當然,按這個比例來看,羅憲的2000人已經是不小的存在。
估計是早就做好的決定,簡短寒暄後,劉諶並沒選擇留在永安,這座和劉姓宗室有著莫大關聯的城市。而是選擇了下屬的一個縣,北井縣。
“殿下當真要去那荒涼之地?”羅憲貌似鬆了口氣,但還是出於良知,有些擔心的問道。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更何況”,劉諶話鋒一轉,“北井雖說是貧瘠了一點,但相信也不至於是蠻荒之地。”
“不知臣……臣還有什麼能做的?”。
“人手這裏無須將軍費心,”劉諶一指身後這些歪瓜裂棗,“錢財也帶來一些,雖說軍隊隻有幾百,但在北井卻是夠了,所缺者無非糧草而已,不知將軍……”
“3000石,”羅憲一咬牙。“犬子羅襲同往,另外再提供500輔兵。”輔兵,打個下手,壘個營地,嚇嚇山賊和平民還是可以的,戰場上見真章還是算了吧。不過把兒子羅襲也派出來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這注下得有點大。
勉強夠自己人吃馬嚼個把月,之後就要自己想辦法了,不過羅憲也是盡力了。大概算了一筆賬後,劉諶也算鬆了口氣,此行也算不錯,一陣嘴炮下來,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而且居然還混到了一個羅襲,算是個人質吧。
於是,王迪隨波逐流,也跟著去了這個“不毛之地”。由於沒開掛的屌絲身份,所以隻能和直屬領導白金鑫以及另外三個伍以及四十多個輔兵駐紮在了北井下的一個叫城廂的荒涼小鎮。
本來這裏就不甚發達,再加上動亂,百姓紛紛跑路,更顯得蕭瑟,連個人影都看不到,實在是破壞心情。
不管是求生還是有所追求抱負,王迪是很想和領導有所交流的,畢竟,作為穿越者,有點預見未來的優勢,說不定能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智者,改變一下目前一個大頭兵的尷尬境地。
呃,但是也要和領導有所接觸吧,眼下別說劉諶了,張紹這樣的中層領導也見不到,隻能和基層軍官打交道。
雖然心裏有點失落,可王迪倒也不太著急,躲到北井這個荒涼之地也是有優勢的,首先,隻有穿越者知道,吳國方麵已經開始蠢蠢欲動,即將趁火打劫,對永安發動圍攻戰,那麼,雖然位置更靠近邊境但是有點偏僻的北井並不在重點攻擊和占領範圍內,第二,未來的晉統一戰爭雖然要從這裏發起,但那也是十多年後的事情。所以,可以在保命的前提下謹慎布局。
但這裏荒涼的有點離譜了。整個巴東連三萬人都沒有,到北井這,有5000人就燒高香了。
不光人少,地方政府也跑沒影了,按照《襄陽記》的說法,“聞成都敗,城中騷動,江邊長吏皆棄城走”,俸祿六百石以上的公務員都跑了,底下的幕僚團隊和府庫也是為之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