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是媯夫人,就是那個名揚天下的媯夫人,是這九洲四海之主最愛的女人。
我的母親是公認的美人,她的聰慧也多為父王稱讚。
興樂宮的宮人說在我四五歲的時候,有內侍當我麵說,西宮的辛美人是鹹陽內因為美而聞名的女子。我便要去看看,身邊的內侍便把我帶去看正在渭南上林苑賞花的辛美人。幾個人躲在山石後麵,我瞧見辛美人的樣貌之後。絲毫沒小聲說道:“此平凡之姿如何與我娘親比肩?”這話被前麵遊園的辛美人聽見了,她生氣叫我們出來。內侍與我都被嚇住了,但也乖乖走了出去。待辛美人曉得我的身份後,她原本生氣的臉色立馬就變了。她還親自送我回去。
因為我母親,我在這深宮之中比起我父王其他孩子不知幸福多少倍。大王兄因為是父王長子,父王一直對他器重。在我之前,聽說父王唯一算是寵愛的孩子便是二姬了。父王將二姬抱在他的腿上,會摸摸二姬的臉。可是我記事起,二姬已經出宮嫁人,很少回宮裏。我曾在宮宴見到二姬,她坐在後麵的席位。父王也並未問起過她。
父王對他其他的孩子,可以說說一視同仁,讓好的師傅講學,要求公子精通六藝。可那些公子公主除了宮宴或是父王偶爾駕臨他們母妃的宮殿。否則他們是不會有見到父王的機會。父王是多麼忙碌啊,秦國征戰列國、各郡突發大事都需要父王操心。
我在鹹陽宮念書的時候,便看見兩個內侍抬著一架子的書冊送去父王殿中。那是大臣、地方的上書,父王要一一看過。父王要是累了便會站起來看看我學習的如何。
那時,我有美麗的母親,愛護我的父王。可我心中記掛的還有一人,是姨母。
姨母叫玖姬,也是後來我父王的妃子。我三歲是跌落上林苑的池子中玖姬跳下救了我。母親感念她的恩情便認她做義姊,我自小便叫她姨母。
姨母雖然比不上我母親美麗,但是她那溫柔的笑深深印在我的心裏。母親因前朝的事為父王出謀劃策,又時陪父王出訪得勝列國舊地。我留在宮裏,多是在西宮姨母的暢春殿居住。姨母心靈手巧,為我親手做衣,為我親手做糕點。
那次,母親要隨大王去楚地的前夕,我卻染上風寒,頭腦發熱。我好生氣母親好不容易願意帶我一同出遊,偏偏我的身子不掙氣。我看到一旁站著的阿姊,便對母親說希望阿姊留下陪我。母親卻拒絕了。
我生母親的氣,母親一直對阿姊比對我好。在內侍告訴了我,阿姊不是母親親生的。那姐弟之情‘順理成章’少了三分,為心裏升起的怨懟所占據。我才是母親的孩子,為什麼母親不偏向我?要是在氣頭上,我就會在心裏多問上幾次。我不敢直接質問母親,許是害怕母親回複:“就是愛陽兒多一些。”
母親把我當個小大人,而姨母卻當我是個孩子。在姨母暢春殿住了三日,我便一點兒也不後悔沒有上去楚地的車馬。姨母那時已經有娠了,但是姨母卻總對我說:“最喜歡亥兒了。”
“姨母以後還是最喜歡亥兒麼?”
“一直都最喜歡亥兒。以後也是。”姨母對我的喜歡都是全心全意的。
我喜歡姨母到哪種地步呢?姨母生下小鈺娡,我可高興了。我告訴姨母日後我會向一個大哥哥一樣保護鈺娡的。鈺娡很乖,不哭也不鬧。可是鈺娡沒有滿歲便走了,宮裏人都傳是母親捂死了妹妹。我頭一次感受到什麼是悲痛,我看到夷光趴在鈺娡從前的搖籃大哭的時候,我心中起了愧疚。這或許是因為我是媯夫人的兒子。
回到興樂宮的時候,琳琅殿的母親也蹙著眉頭和幾個姑姑說話。她見我來了,麵色緩和。我卻問她為什麼要害死鈺娡,母親臉色大驚,內侍將我帶下去。自此一段時間內,每日從鹹陽宮下學,內侍是一刻都不敢耽誤將我帶回興樂宮去。
我心底開始對母親起了厭惡,她怎麼限製一個王子的動向!
聽說魏繚要解開鈺娡屍身,對其人我心生厭惡。此人一不帶軍,二鮮少入朝。因精通鬼怪奇術取信大王。我甚至親自求見父王,希望他收回成名。可父王卻問我:“亥兒不願你母親洗刷冤屈麼?”
我一愣,然後說道:“死者為大,解開屍身是對去者不敬。而且未嚐見之有效,如何能斷定魏大人能看出鈺娡死因。若母親真是冤枉,那定是有他法。”
父王並未將我的話放在心上,而是笑著告訴我不要向母親提及我方才的一番話。
魏繚說鈺娡是噎死的,我既然相信,但是也不還願麵對母親。母親不許我去,我去也就少了。有一次下學,我在路上遇見了姨母,姨母緩緩走來,身邊的兩個內侍便在我耳邊叮囑:“公子,娘娘可在琳琅殿等著。”“本公子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