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刀營的全軍出擊,讓文毅始終心懷忐忑,從戰略上看,青州北群上坐擁南北交通要道,若是被東海賊人奪了去,對於燕國來說一根鋼針插到了肋骨上,但這也怪不得別人。
青州北群山的確重要,可以往誰也不認為會有人能打這兒,畢竟一直以來燕國就沒有將東海的浪人當一回事兒,北邊的北蠻人和北原各部族有玄甲軍和東北軍在抵抗,南邊的南楚有晉王慕容克己所領的平南軍提防,至於在燕楚兩國夾縫中求存的韓國更是不值一提。
在燕國人心裏,這青州的北群山若是真有一天被攻破,那一定是北蠻或南楚這兩位大敵的任中一位,若真到了這一天,那燕國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誰能想到一直以小隊人馬浪跡於棠州、濱州邊界的東海浪人這次會瘋了一般從青州沿海地帶登陸,且有這般規模?
其實真到了這些浪人據青州北群山俯瞰中原的那一刻,燕國一定會讓南北兵力合圍,不顧一切代價滅了這些來到大燕臥榻之側酣睡的浪人,隻不過眼下,燕帝不願耗費軍力和人力去折騰,畢竟青州還有二十萬兵,若這都拿不下幾萬人馬的東海流寇,那這支軍隊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打是難打了些,文毅卻也並不感到為難,他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認真思考了作戰計劃,大軍都已經出來了,現在能想的隻有怎麼能贏,以及如何以最小的傷亡去贏。
行軍三日,霸刀營穿越平原再一次來到當初那臨近北群山脈的地方駐紮,隻不過這次文毅沒有選擇太過靠近。
行軍大帳內,文毅和三位副統領看著地形圖商討對策,十位千夫長坐在兩側。
文毅問詢了一下時間,心裏大概有了安排,“身後的靈羽營跟上來嗎?先前探路的風鈴營可有消息回來?”
古淩迪站在身後地圖的位置專心致誌,聽聞文毅的問話,這才低聲回答道:“靈羽營有九殿下坐鎮,若是時機合適,他們定然會出手,現在我們應該拿一個作戰方案出來。”
文毅當然知道現在需要一個作戰方案,但敵人的情況還沒摸清楚,此時匆忙製定方案和不負責任的胡說八道又有什麼區別?
就在所有人都沉默的時候,柳風河突然站了出來,“需要作戰方案?霸刀營的兄弟皆是百裏挑一的好手,而那些東海賊寇也不過就是一些無組織無紀律的散兵遊勇罷了,既然九殿下的命令是霸刀營死戰,我等就該輕裝上陣直擊敵人腹地。”
此話一次眾人皆是沉默,因為誰都能感覺到這位原霸刀營統領與文毅的不和,不過文毅倒是沒有表現出不悅,反而他還蠻讚同這柳風河的部分建議,“柳統領說的不錯,的確是要輕裝上陣,但還是要風鈴營給出的探查信息才行,那些東海浪人雖是散兵遊勇,但前一次的大戰青羽營之所以吃虧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輕敵,咱們認為對方是散兵遊勇,可真的是嗎?從前兩次的交鋒來看,他們的確在大規模的調度上很是淩亂,但小隊的紀律還是有的,若是今日之戰在平原上,想也不用想,咱們正規軍隊一股腦平了他們就行,可在山地和叢林之中作戰,隊伍之間的聯動本就不夠強,我猜想對方一定是賦予了每個小隊將領極大的權力,讓他們可以根據戰場情況自由安排行動。”
柳風河沒有說話,但看他的神情似是還想找點什麼來反駁文毅,不過此時他身邊的瘦弱少年卻是有些驚訝地看向文毅,“哦?賦予小隊將領極大的權利?楊將軍此話怎講?”
文毅看了那秦川一眼,之前也算了解了一下,對這個瘦弱的少年他並不反感,或許是以前經常和讀書人接觸的緣故,他打心裏比較喜歡這種看起來溫文爾雅的人,其他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人表麵上很好相處。
哪怕事實上這秦川要比柳風河的心思深沉和縝密許多,但文毅就是願意和這樣的人打交道,想到此文毅走到地形圖前,抬手比劃了幾下,“秦將軍請看,這青州北群山的地形複雜,深入山脈之內根本沒有能容納大軍紮營的地方,所有他們的人一定是極其分散的,如此一來若小隊將領沒有絕對的權力,那根本就做不到如此強大的戰鬥能力,如此形容吧,他麼就是一群由諸多小部隊組建的聯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