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身世(2 / 2)

沒等少年開口,老何神情平靜地走上前來,“你都知道了?”

老何的話更加篤定了文毅心中的猜測,他極力克製著自己心中的憤怒問出口:“所以您一直都知道卻還瞞著我?既然我的生母是王後為何府中誰也沒有提過?還是說大家都知道就我不知道呢?”

早料到少年會有如此反應的老何也不知該如何去勸慰他,想了很久也隻能無奈的說了一句:“有些事知道了便是痛苦,更何況王妃將你養在膝下視若己出,其實……如此對你最好。”

少年勃然大怒,瞪著老何言到:“這是好與不好的事嗎?我連自己親身母親是誰都沒有資格知道嗎?就算你們一早告訴了我又如何?我一樣會將母妃視作親娘看待,我就是想要一個真相!什麼你們認為這樣對我最好……就不問問我心裏是不是覺得這樣好!難道我出生王府就得像一個提線木偶般仍你們操控人生!?”

老何依舊平靜,就算他明白少年此時有多憤怒,卻也不願在這件事上多做解釋,王後柳青虞也就是文毅的生母臨死之前還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長大,不要被仇恨侵蝕了那本該無憂無慮的心,這今日看來,少年長至如今似是沒有經曆過多少快樂的時光,因為那些快樂和安逸並不是他內心真正想要的。

“罪魁禍首宋瞻死了,被你義兄楊若風活活折磨至死,當年歸降的三萬蜀軍因王爺一怒皆被屠戮殆盡,仇恨終要有個了結之時,你若知曉王後是你的生母除了徒添傷痛還能怎麼樣呢?”老何說著便伸手想要去拍拍少年的肩膀,但卻被文毅下意識躲開了。

此時少年心亂如麻,楞在原地沉默了許久,臉色陰沉得可怕,半晌後才嘶啞著開口問道:“我娘怎麼死的?這件事和師父有沒有關係?”

神情凝重的老何轉頭看向角落,眼神有些恍惚,“當年燕蜀決戰,張雲樓的心腹大將宋瞻在得知主帥被擒之後領兵北上,奔襲兩月圍了落孤城,由於玄甲軍主力盡數陷入蜀地,落孤城城防空虛,加上宋瞻此人擅長奇襲,結果沒等到北境防線的駐兵回援落孤城,便讓蜀軍將我玄甲軍重要將領的親眷抓走,而且趕在南北兩路大軍回援落孤城之前成功西撤至西涼的邊城落木城,當時王後正懷著你,再後來……便是宋瞻提出以那些親眷交換張雲樓和蜀國的宗室,但王爺拒絕了,甚至發兵西涼,誓要屠盡宋瞻所領大軍,兵臨城下時宋瞻心知無力回天,便下令屠戮了擄回來的所有女眷和孩童,三百婦孺盡喪命於亂箭之下,王後不幸遇難,但卻保住了剛出生不久的你……少爺,當年之事便是這樣,張雲樓雖然從始至終沒有參與,但事情終究因他而起。”

戰爭中死人太正常不過了,生在王府的文毅自然也是打小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可真遇上這樣和自己緊密相關的事情也實在難以接受,哪怕逝去的生母他從不曾見過。

也不知過了多久,少年重重地歎息一聲,他心裏依舊憤怒於家裏人在這件事上對他的隱瞞,隻不過在張雲樓兩年的教導下,他已經很懂得掩飾自己的心思。

也不知過了多久,少年喃喃道:“張雲樓與我有師徒之名,可家母因他而死,縱然非他本意,這師徒卻是做不成了,不過父王卻是沒必要如此對待他,二姐姐曾說過燕國有法律,人心有公道,這個人有罪便依法處置,若是父王還是忌憚他,大不了除掉便是,如此關著還是用家眷威脅,而且……父王根本找不到他的女兒,就這麼一個寄托在謊言上的低劣手段,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先前還略有擔憂的老何見到少年這麼快便調整好了情緒,心裏有些驚訝,但一想到這小子原本就聰慧,加上跟著張雲樓學了兩年,顯現出一些城府倒也不奇怪,這樣的變化是王爺樂於見到的,不過他卻隱隱有些不安。

老何對文毅視若己出,這小子能變得成熟穩重他自然欣慰,可這也意味著文毅不再是當初那位頑劣隨性的少年,離稚嫩和輕浮越遠,那就離權謀詭譎越近。

他隻想看著文毅平安快樂,所以也更希望他能安安分分做個閑散王爺,逍遙快意人生豈不快哉?哪怕再和曾經一樣不學無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