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胖子繞了一頓,把自己都繞暈了。最後徹底放棄後,問道:“怎麼樣,去不去?”
“去!咱們在國家圖書館前碰麵!嗯,五點吧,五點碰麵!”
楊毅看了一下手機上的時間,對陳胖子道。
“好,五點,不見不散!”
陳建兵和張麗住在學院路,五道口地鐵附近。到國家圖書館也是一路車,很方便。楊毅則是住在人民大學西門這裏,二人差不多。
三兩口把半瓶啤酒灌進肚子,冰涼的感覺讓楊毅渾身舒爽。
叼著一支煙,楊毅掏出十三塊放在桌子上,大聲對老板道:“錢放在桌子上了,不用找了!”
說罷,直接開門而走。
老板拿起桌子上皺巴巴的錢,沒好氣的罵道:“一共就十三塊,還找個屁!”
出了門,穿著大褲衩的楊毅嘴裏叼著煙,一副二流子的樣子,大搖大擺的走到公交站。等著公交車的來臨。
乘著公交車到了國家圖書館站後,陳胖子和張麗早早的就等在那裏。
三人商量一番後,直接在國家圖書館地鐵站,乘坐地鐵,朝著潘家園所在的地區而去。
倒了N遍車後,三人在七點鍾的時候,終於到了傳說中的潘家園。
楊毅雖然來北京兩年多了,但是還真沒來過潘家園。
在他的想象中,潘家園應該就是一個類似於體育場之類的古董文物的小市場,但是到了之後才發現自己錯得很離譜。
潘家園和中關村五道口一樣,都是一個地區的名字。在這個區域中,無數的古董商店,小攤小販在街道上密密麻麻。
三人走馬觀花似地在主街道上逛著,對那些裝潢漂亮的古董店根本看都不看一眼。並非是那些古董店裏沒有好東西,恰恰相反,在古董店裏,一般都是一些好東西,再次的也是一些做得非常好的贗品。
但是,那裏邊的東西貴呀。
憑著三人兜裏的那點錢,估計進去連塊木板都買不起。
小攤小販,才是淘東西的好地方。
三人在地攤前轉了半天,終於在一個小巷子中,找到了一個價格比較合適的小地毯。
銅錢這東西基本上沒人作假,第一是因為其文物價值不高,買不了多少錢。作假的費用估計都比銅錢本身值錢,所以沒有人把心思用在這上麵。
張麗和陳建兵二人蹲在那裏挑銅錢,楊毅則是在這些地攤中間遊走,看看自己能不能淘到點好東西。
入寶山哪有空手而歸的道理。
楊毅雖然錢不多,隻有五百多。但是看著滿目琳琅的文物,心裏還是不免的躍躍欲試。
在走了十幾個地攤後,楊毅在一個賣古兵器的地攤前停了下來。
老板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穿著一件花格襯衫,與這條街上古色古香的文化有些格格不入。眼裏閃爍著奸商特有的精光,一看就知道不是個好東西。
雖然人不怎麼樣,但是這家夥地攤上的東西還真不錯。
楊毅不動文物鑒別,但是卻又自己的方法。
天法道經上,對於法器或者法寶的敘述,無一都不提到一個詞兒,靈性。
對於擁有法力或者可以釋放法力的法器,都是擁有靈性的。而且一件東西,經過千年的傳承不壞之後,必然也擁有著靈性。
這就是有的文物菜鳥,一出手就能走狗屎運買到好東西。有的專家卻辛苦尋找卻一無所獲的道理。
有靈性的東西都是會擇主的。
楊毅在這個人的小攤上掃了一眼後,突然,一把長約一尺的短劍,闖入了視線中。
說它是短劍,其實也不正確。用袖珍來形容,更準確才是。劍呈呈現出大方樸素的遠古造型,劍身很寬,雙刃,劍柄和劍鋒連接處兩朵祥雲圖案布滿了草綠色的銅鏽,顯得有些神秘。這把劍已經生鏽,而且斑駁不,這把劍被隨意的扔在一旁。就像是無人問津的鐵棍一樣。如果不是它的形狀的話,楊毅還真難看出來,這是一把劍。上麵的銅鏽很厚,花花綠綠的,插在一個青花瓷的瓶子裏,孤零零的,
劍柄上麵有兩個小字,模模糊糊的可以看清楚,,不是宋體,也不是隸書,而且似乎也不是小篆,反正楊毅不認識。
跟小攤上其他光鮮的贗品比起來,這把青銅短劍,顯得格外突兀。
不過正是由於它的平凡,才引起了楊毅的注意。
而且,楊毅還發現。在這把生滿銅鏽的古劍上,隱約充斥著一股極為強烈的殺戮,凶厲之氣。
雖然沒有伸手觸摸,但是楊毅仍然感覺到了這把劍散發的那種讓人心中發毛,渾身發冷的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