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3 / 3)

劉得道抱拳道:“陛下,臣眾觀朝上全臣,護送貴妃前往扶桑島的人選沒有人勝任”

李瑁納悶道:“什麼,沒人能勝任?”

劉得道點點頭,解釋道:“陛下,扶桑島雖是彈丸小國,但是此時他們局勢處於戰亂時期,是一個半封閉,半奴隸的國家,局勢變化無常,護送貴妃之事為之慎重啊”

一旁的李隆基坐不住了,吹胡瞪眼道:“哼,既然如此,你為什麼要將欲環送往扶桑,你這是何居心?”

劉得道頷首道:“太上皇,臣隻是個建議而已,決定權在陛下手裏呢。”

李瑁拂袖道:“不必再說了,朕已決定將貴妃送往扶桑。護送貴妃之人選你認為誰合適?”

劉得道猶豫不決,似乎很為難,皺眉道:“陛下,經臣一夜思來覆想,護送貴妃人選除了微臣之外,似乎沒有好的人選了”

“你?”李瑁,李隆基二人同時詫異了。他們都沒想到劉得道會推薦自己,要知道,劉得道現在可是如日中天,天下人無人對他不敬仰,誰會想到要去荒蠻的扶桑島枯守?

劉得道意料到二人的表情,緩和下語氣,歎氣道:“陛下,太上皇,臣本布衣,從不問事世,承én陛下隆恩,接任首宰之位,本該盡心盡力為陛下分憂,無奈事世萬般無常,陛下您也看到了,臣根本不能勝任這個百官之首,臣深感愧疚,有負陛下重托了。”

李瑁始料未及,驚愕道:“劉愛卿,你真是……”

說實話,李瑁當上皇帝後,野心也欲望也隨之膨脹起來。他越發的覺得劉得道,高仙芝等輔佐功臣的權力過大,嚴重影響自己君王之威。無奈眼下局勢還需他們來維持,李瑁不得不不對他們畢恭畢敬,一旦他得勢,這些功臣就是他的絆腳石。特別是劉得道,此人說白了就是個魂魂頭,不過人家在京城的權勢可謂一手遮天,要怎麼動他確實讓李瑁很頭疼。

現在倒好了,劉得道居然主動退出,還是遠離京城,到荒蠻的扶桑?李瑁有點心動了,試探的問道:“劉愛卿,這事別開玩笑了,朕有很多大事還需勞煩你哦。”

“臣已經決定了,辭去百官之首,為陛下盡一點綿薄之力!”劉得道回答的很堅定。這個決定也引起李隆基微微側目。

“那,那就勞煩劉愛卿了”李瑁故作惋惜,隨後附耳對他小聲說道:“劉愛卿記住了,朕保證貴妃歸來之日就是愛卿封萌之時”

劉得道ji動拜倒:“臣一定不負陛下重托”

……………………

天寶月六日,發生了一件令人惋惜的大事。大唐第一太保,國家之棟梁,丐幫幫主劉得道主動辭去了尚書令一職,奉李瑁之命出訪扶桑,歸期不定。對於劉得道辭官一事,大多數人都在猜測,劉得道與李瑁之間肯定發生了隔膜,因為之前早有征兆,劉得道這是ji流勇退,也有避禍之意。

幾日後,李瑁尊封李隆基為太上皇,供養天年。李隆基也向全天下承認李瑁是大唐正統,同時敦促遠在西北的李亨撤銷皇帝封號。

李亨不給與理會,李瑁也沒派兵鎮壓,後,兩個皇帝共存兩年多。

在洛陽的史思明卷土重來,揮軍殺到洛陽。李瑁再次站在前線與唐軍死守城én,同時唐軍再次遣出那輛戰無不勝的無敵戰車。雙方僵持了半個月,後那輛戰車因為過量使用而散架了。高仙芝因為過度勞累不幸去世,眼看長安再次岌岌可危。

就在叛軍即將攻破城én時,在西北的李亨命大將郭儀,李光弼二將率八萬大軍殺到,雙方在城外魂戰兩天兩夜,叛軍被擊退,長安轉危為安李亨率大軍進城,將李瑁帝位廢除,後莫名奇妙的去世。李亨自己繼任為皇帝,他繼續供養李隆基,改元龍武,史稱肅宗

回到之前,劉得道便率領數千人的使團繞過被叛軍占領的洛陽,轉到山東蓬萊乘船出海,正式拉開他的出訪扶桑島國之旅。

劉得道這個出訪團隊有些特殊,人數達到八千餘人,不過大多是丐幫旗下的成員。很少人知道他們都是聽從偉大的劉幫主號召,前往扶桑島國開創另一個基業去了。

當然,劉幫主以及他十幾位嬌妻美妾兒女也可以一同前往。說到這裏,有人或許有些疑問了,一般大臣出訪,他的家室是不能跟隨前往,劉得道之所以破例了當然是有原因的。劉得道名義上是出訪,其實就是護送貴妃娘娘到扶桑國安置起來。這是個不大不小的秘密,帶上他的妻妾也算是掩人耳目罷了。

同時,留在長安裏的丐幫和劉得道的故事也成為了一個傳說,後慢慢的被人忘卻了。

…………………………

一陣陣風溫柔的拍打在桅杆上,數十艘巨大的寶船飄dàn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一艘大的寶船在船隊中央緩緩行駛。劉得道,辛如夢、燕乘風這哥三人正在甲板上擺了個桌,幾份點心,他們在悠閑的喝著茶,談天說地呢。

劉得道笑嗬嗬的問辛如夢:“辛大哥啊,據說這扶桑島國山多地少,人口又不多,一個大將軍府有兩三百人就很厲害是吧?”

辛如夢點點頭:“正是如此,不過扶桑可是有好幾百個島嶼,一百多個將軍府,劉幫主想到怎麼收複他們了嗎?”

“去,這有何難,到時候一個一個的收拾咯,收複的太了到沒意思了”劉得道傲慢不已,玩裏的兩顆圓珠,心裏卻想到那位驚為天人的楊欲環,得意笑道:“忙活那麼多年,得好好享受一下了李瑁、李隆基都他們的滾蛋等老把島收拾幹淨了,輪到老當個皇帝,過個癮。李瑁陛下,臣會替您好好的照顧楊貴妃娘娘的,嘿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