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六章 金城之變(2 / 2)

這時,幾百名激憤的禁軍匠師們包圍了縣衙,在外邊大聲叫嚷著。他們雖然殺了楊國忠,不過他們自認為不是在造反,而是在清理門戶。皇帝還在裏麵,他們可不敢衝進去殺人。

楊國忠被亂軍殺死時,李隆基正在縣衙裏的一所房子裏,同楊玉環在一起休息。他聽到外麵喧嘩的聲音,就問左右發生了什麼事。身邊的人跑出去,一會兒回來告訴他說,楊國忠勾結安祿山,想逃跑,被禁軍的軍士們殺死了。

李隆基聽了,心裏不禁一振,這時候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知道楊國忠不會謀反,但很久以來,不少人就對楊國忠不滿,這很可能是有人借機殺掉了他,他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這時候說誰造反,誰與安祿山勾結都不重要了。他顧不上在一邊聽到楊國忠的死而驚呆了的楊玉環,柱著拐杖在高力士的陪同下,走出了縣衙西門前。

李隆基臨危不亂,他並沒有責問軍士們,反而是慰勞將土們,稱讚他們平息了一場謀反,楊國忠與安祿山有勾結,那就應該殺掉,還請將士們立即收兵回去最新章節少年醫仙。

李隆基好言相勸,但將士們卻高喊著不答應,依然包圍著縣衙,不肯退去。李隆基就派身邊的高力士,上前去詢問其中的原因。陳玄禮站出來高聲回答說:“楊國忠與安祿山勾結,陰謀進行造反,楊貴妃是他的堂妹,不應該再繼續被供奉了,請陛下忍痛割愛,把楊貴妃也進行正法,以免除國家的後患。”

李隆基聽了這些話,似乎當頭挨了一棒,腦袋“嗡了”一下,差一點暈了過去。但他知道眼前的形勢十分嚴峻,容不得自己有半點疏忽,他強迫自己鎮靜了下來,慢慢地但是堅決地說:“這件事我知道應該如何處理的。你們還是回去吧”

說完,他回到了縣衙裏麵的一間房子裏。他雙手抱著手杖,低著頭久久地站在那裏,回想著十餘年來自己同楊玉環甜蜜的生活。他同楊玉環的關係,已經不是一個皇帝與一個妃子的關係,而是已經成了一對甘願同生死共患難的伴侶,他也多次同楊玉環發過誓,遠在天同作比翼鳥,在地共做連理枝,生生世世不分離。但現在,國破家亡,自己也棄京西逃,自己國君的尊嚴在一路的逃奔中,早已經是喪失殆盡,而現在,竟然連自己的一個愛妃都保不住了嗎?

外麵的士兵仍然在一陣陣呐喊,越演愈烈,似乎想強行攻進來。過了好一會兒,京兆司錄韋諤走到李隆基的麵前,跪倒在地,一邊磕頭一邊說:“陛下,現在眾怒難犯,正處在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時間長了可能會發生軍隊叛亂,請陛下不要再猶豫了,趕快做決定吧。”韋諤一邊說,一邊磕頭不止,前額上流出了殷紅的鮮血。

李隆基常常歎息了一聲,老淚縱橫地說:“貴妃她天天居住在深宮裏,整日陪著朕,她哪裏會知道楊國忠要造反呢?”這時,高力士走過來說:“貴妃確實沒有罪,但是,將士們已經殺了她的堂兄楊國忠,而貴妃仍在陛下身邊,他們哪裏會不擔憂呢請陛下仔細考慮一下,以大局為重,隻要將士安心了,陛下也就安全了。”

李隆基思前想後,最後沒有辦法了,隻好痛苦地答應了將土們的要求。他來到楊玉環的麵前,哭聲大作,痛苦地與楊玉環作了最後決別。

“君王掩麵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楊玉環已經知道自己的命運了,一時百感交集。用哀怨的目光最後看了看李隆基,嗚咽著對李隆基說:“陛下,臣妾與三郎共度幾年的美好時光,今生以無憾也,請陛下多多加保重”

李隆基抱緊楊玉環老淚縱橫:“玉環,是朕對不起你,是朕的錯”

縣衙外的禁軍將士們高舉著楊國忠的腦袋越喊越來勁,高力士聽得心驚肉跳,急忙跑進來勸道:“陛下,外麵的禁軍將士們等不及了,還請陛下快點送貴妃娘娘上路吧”

李隆基依依不舍,聽高力士催促有些惱火:“朕知道了,不用你提醒,叫他們在寬赦些許”

楊玉環不想讓他為難,止住哭聲說道:“陛下,多一些時日,少一些時日又有什麼分別,您要保重了。”說著,楊玉環緩緩的解下腰間的綢帶,慢慢的走到房子的中央。綢帶往房子的橫梁中間拋去,打好一個結高力士提了一張椅子擺放在綢帶正對下麵,挽扶著楊玉環爬上那張椅子......

“玉環......”李隆基咬緊牙,想要說出口的話一時硬咽回去,他轉過身,不敢再看。

.....................。.。

大唐得道三百七六章金城之變(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