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爺孫(2 / 2)

“錯就錯在這不是青幫的主意,而是我的主意”鍾老一語道破玄機,看著目瞪口呆的羅楊繼續說道“接納你們進青幫沒有通過任何人,這是我一個人的主意,幫主也是昨天才知道的,如果他不問,我還打算過幾天再告訴他呐”。

“這,怎麼會這樣啊?那我們到底算什麼啊?”羅楊這下被鍾老驚得不輕,千算萬算都沒算到這件事居然是鍾老自己的主意,青幫之主居然事先不知道,這也太雷人了吧。

“哈哈當然算我們青幫的人啊,你現在是我孫子,理所應當的事青幫的人啊,至於破天幫,算是青幫的附庸吧”鍾老笑著解釋,對於羅楊的反應鍾老也是意料之中的。

“可是您為什麼這麼做啊?難道您不怕青幫之主怪罪您嗎?畢竟這麼大的事您不事先通知他,會不會讓他覺得您忽視他啊”羅楊的一番話讓鍾老很是欣慰,處處為自己著想,看來自己這個孫子沒有白認。

“嗯,別忘了我是青幫的長老,這點權利還是有的”雖然鍾老說的簡單,但羅楊也看得出事情絕沒有這麼容易,同時也對鍾老這麼做的目的產生了疑惑,畢竟那時候自己還沒有認鍾老為爺爺啊。

“我還是想不明白”羅楊搖了搖頭說道。

“這件事還要從頭說起,我並不是要幫你們,隻是選中了你,而你恰恰又是破天幫的幫主”鍾老的一番話把羅楊徹底弄糊塗了,這還真和自己有關啊,羅楊正要出聲發問,被鍾老一個眼神製止住了,“你別急著知道真相,先聽我說說青幫吧”。

“青幫的創建已經有好幾個世紀了,又被稱為清幫、親幫,是舊中國影響最大的民間秘密結社之一,在民間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幫眾遍及五湖四海,甚至海外還有青幫的一些組織,是早年流落海外的青幫弟子所組建的。青幫源於明季的哥老會,從清初開始,主要以漕運為業,一時間把持運河兩岸,連當時的朝廷也要禮讓三分,所以又有船幫之稱。民國以後,海運漸興,漕運業一蹶不振,青幫開始把力量轉移到岸上,逐步開始在東部大中城市發展,到了三十年代吧,就成為了中華最為厲害的幫會之一,滬海成為青幫的聖地,總部也就設在了這裏。你在電視劇看到的杜月笙也確有其人,此人則是青幫史上最為顯赫的教父之一,在抗日時期,曾組織青幫弟子抗擊日寇,後來隱居香港,把青幫交給了下一任幫主,而我幫你則和這件事有不小的聯係”鍾老說罷頗有深意的看著羅楊。

“和這件事有關?”羅楊也變得鄭重起來,鍾老可不會無緣無故的去做一件事。

“對,當年青幫在杜先生的帶領下,一度成為民國時期的最大幫會,社會各界對我青斑無不禮讓三分。誰知東瀛鬼子打進中華,殺我兄弟,掠奪中華物產,居然叫囂三個月滅我民族,杜先生和當時的各位幫會大哥商議,聯合殺敵,青幫弟子運用各種方法打擊日寇,殺了不少倭寇。可我們畢竟隻是黑社會的幫會,又怎麼能和東瀛鬼子正麵對抗呢?青幫兄弟死傷無數,元氣大傷,為了繼續殺敵大業,杜先生和青幫各位長老商議,廣開門路,招納各界賢才共謀大事,也就留下了一個規矩”說道這裏鍾老微微一笑,看著沉思的羅楊說道“阿楊啊,你可猜道是什麼規矩啊?”

“啊?”羅楊被鍾老的突然發問弄了一愣,想了一下說道“難道和您招納我們有關?”

“沒錯,就是這樣,當時為了壯大青幫,立下了‘群英會’!”鍾老一字一頓的說出後三個字。

“群英會?”羅楊喃喃的念著這三個字,三國時周瑜就曾開群英會,網羅當時東吳有名氣的青年才俊,為東吳招納了不少的人才,陸遜等人就是在群英會上招納的。

“這個群英會不僅青幫弟子可以參加,幫外人也可以,隻要有能力,就可以成為群英會的一員,加入了群英會,就可以利用青幫的人力物力,抗擊倭寇,權力是很大的。到了後來,這個規矩一直延續了下來,不過沒有當時那麼鬆垮。我們青幫有六個長老,每個人可以舉薦一個人加入群英會,這個人可以是幫內的人也可以是幫外的人,再加上現任幫主,總共七個人,青幫則從這七個人中選出青幫的下一任幫主!每十年一選,特殊情況除外”鍾老說到這裏眼睛直視著羅楊,看的羅楊都不好意思了,隨即指著羅楊說道“而你,就是我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