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想逃了?(1 / 2)

杜荷發現白蠻暗中部署,也是意外。

踏月留香分作兩部,其中一部即深入南詔腹地打探情報,散布流言。

杜荷為jīméng難出戰,暗中詆毀méng難無能。其實也不算是詆毀,而是事實的表明了一些沒人敢說出來的事實。可是在散布流言之前,南詔已經流傳出了méng難無能,比不上前南詔王的言語。

暗中散布流言的踏月留香覺得奇怪,便將這消息傳給杜荷。

杜荷對於南詔的曆史不甚了解,對於南詔的細節也不是很清楚。

但他一直覺得méng難是一個不合格的國君,他的所作所為,不可能得到大眾的信服。

早在知道méng難為人的時候,杜荷就動了挑起南詔內亂的意思。現在南詔國未動先亂,那還不知內中緣由?針對對方借刀殺人的用心,他果斷將計就計,放虎歸山,免得讓一群猴子稱了霸王,躲在山林裏不出來。

南詔,洱海。

隨著稟難無能的流言越傳越盛,另一則消息很快風靡而起。

méng難戰死!

南詔王méng難在與唐軍的對決中,讓唐軍圍困,已經戰死。

洱海是南詔國最發達的中心地,也是以白蠻為主的區域。白蠻農耕,烏蠻狩獵,論經濟農耕自然遠勝狩獵。

méng難在擠下前南詔王的時候,便將曲部拉在了洱海附近,將洱海收為己有,打破了原來的平衡。

因為大量烏蠻入住洱海,大大的傷害了白蠻的利益,使得絕大部分的白蠻人心中都藏著一把火,但因méng難的強勢,皆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得méng難戰死,南詔軍全軍覆沒的消息,那被壓抑的怒火,在有心人的唆使下,徹底爆發了。

他們舞動著武器,捍衛著自己的領地,大勢驅趕洱海境內的烏蠻人。

烏蠻人驍勇野蠻,也不甘示弱的高舉武器反擊。

在洱海中心地,一座豪華別致的莊院將洱海的動亂排擠在了外圍。

沒有一個烏蠻人敢在這裏生事,同樣的也沒有一個白蠻人存有這個膽子。

這是白蠻大姓爨氏的領地,爨氏也許知道的不多,但爨氏的先祖卻一定有人聽過,那便是讓諸葛武侯七擒七縱的南蠻王孟獲。因為諸葛亮的關係,南蠻接受了漢人的漢化,漸漸的融入的漢朝。但因為幾百年的衍變,南蠻再次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統製。

孟獲一族也因為需要遷移至洱海定居,因為祖上遺留的遺產,孟獲一族成為了當地最強,最具威望的名門大族。就如漢人的五姓家族一樣,數百年過去了。

孟獲一族,因為個別原因改了姓,地位在洱海也更加的穩固。就算méng難取得了南詔王,也不敢拿爨氏開刀。

楊昆想要複國,首先求助的就是爨氏。爨氏近年來也大不如前,有的隻是名望而無真正的實力。爨氏也想借助這次機會,重振旗鼓,也應了楊昆的要求。

這一日白蠻中的幾個重要人員都聚集在爨氏院中,商議著如何奪權之事。

突然得到了洱海大亂的消息。

在商議中的數人盡皆sè變。

楊昆低呼道:“不妙,烏蠻賊子有了準備,我們做不到出其不意子。”爨氏宗族族長爨儲起身道:“做不到出其不意就順其自然,借助百姓的這口怨氣,擊垮烏蠻的統製。”與先祖一樣,爨儲也是一個三五大粗的漢子,說話洪亮有力。

餘下的幾姓白蠻貴族,也因利益受到了影響,紛紛同意。

幾大姓氏家族一起擁護起楊昆,借助前任南詔王的威信,掀起了造反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