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物,在政治上很敏感,曾一度以秦王妃的身份,在李世民出征的時候,支撐著整個天策府,聽出了自己的丈夫對於杜荷這一次動兵是支持的,當即道:“那孩子也是,破了吐蕃,完成任務就行了嗎,何必擅自做這決定,萬一有什麼意外,可就出力不討好啦。”
“f-人之見……”李世民對於長孫皇後這話,嗤之以鼻,“這就是那小子與眾不同的地方,他想事情的方式,與他人不同,出發點從不為自己考慮。就如當初蘇州疫病,他破獲逆反案,功成身退。本可開開心心的回來領賞,但他卻攬下了完全不關自己的事務,冒險深入疫病中心。因為他知道,疫病一但鬧大,將會使得南方動d-ng,傷我大唐根基。這次亦是如此,吐蕃平定,他大功在手,凱旋而歸,即可獲得最高榮譽。但他沒有,他心底明白,南詔早晚會與我們對上,與其等他壯大,不如先下手為強。”說道這裏,他撇了長孫皇後一眼道:“你是擔心那小子這次擅作主張會落人口實,直說好了,朕還沒那麼糊塗,分不清事理。”
長孫皇後道:“臣妾不敢過問政務,卻也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荷兒取得如此成就,難免會引來一些敵視。”
李世民不以為意的道:“隻要那小子不持寵而嬌,有朕給他撐著,怕什麼。”
有了這話,長孫皇後也放心了。不再多說,杜荷是他的nv婿,凡事自當會關照一二,這是人之常情。長孫皇後此人還是很重感情的,要不然當年她也不會為了參與謀反,其罪當誅的異母哥哥長孫安業求情了。
李世民將戰報放在了一旁,拿起了另一封密信。
將這密信拿在手上的時候,李世民就覺得奇怪,這種暗自傳達聖前的密信,一般都是發生重大的,不可告人的事情,才會采用的一種方式。現在仗都打贏了,密信又是怎麼回事?
他抱著疑問,將封泥拆開,取出了密信。
李世民見了密信內容,頓然一變,怒喝道:“h-n蛋……”
李世民這一轉變,嚇了長孫皇後一跳。
長孫皇後忙道:“陛下息怒,與其讓怒火失去理智,不如靜下心來處理。”她沒有問發生了什麼事情,她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允許她過於幹涉的,盡管事關杜荷,她很在意。
李世民在軍事上的才能,出類拔萃,深知在軍事上一個出賣情報的內jiān會給一支軍隊,帶來多大的危害。尤其是事關糧草輜重的機密,更是能夠顛覆三軍。
便是因為知道問題的重大,李世民才會如此的盛怒。
長孫皇後的話讓李世民壓下心中怒火,咬牙道:“皇後說的是,與其氣壞了身子,不如將那些幕後賊人揪出來……皇後先休息吧,朕有要事處理。”
李世民離開了立政殿,命人叫來了魏征,叫來了還有大理寺的禦史中丞、大理寺卿三人。
禦史中丞、大理寺卿是大唐最高法院的院長,而魏征是大唐公認最剛正不阿,鐵麵無sī的大臣。
李世民將他們找來便是要他們全力徹查內jiān一事。
長安龍井茶軒。
...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共 2 頁 當前是第 1 頁 1
(百度搜索可快速直達本書)
溫馨提示:親愛的書友,強烈建議您
,方便下次從本章繼續閱讀!(喜歡本書,請點擊
推薦給其他書友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