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隱藏在暗處的人(2 / 3)

君不見,煬帝厲法嚴苛,秣馬厲兵,卻因三征高麗將大隋的大好江山葬送,自己隻能在江州落得死後隻得一口薄棺安葬的淒涼下場。

這些都是這些隱藏在暗處的學說將他們的思想貫徹到國家之中帶來的後果,他們隻注重自己關注的那些東西,卻忽視了其餘的因素,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得整個國家機器轟然崩塌!所以李寬雖然已經有心收留這兩名女子,但是卻從未想過學習什麼陰陽家的法門,而是想要通過她們找尋到那些隱於暗處的人。這些人都是一個個不安分的因素,他們的行為偏激而固執,要是將來在身後給自己捅上一刀,那麼將會欲哭無淚。所以李寬就像將這些人先收拾了,再來說後麵的事情。反正這兩年大唐邊關不會有什麼戰事,隻有等到兩三年後,吐蕃才會不長眼的前來捋大唐的虎須,這段時間定要將這些不安穩的家夥收拾了。

李寬擔憂著這些東西,所以早在貞觀二年,那蝗災遍地的時候就已經在暗中謀劃著,或許當初的他還是個孩子,可是卻也正因為他是一個孩子,才不會引起那些隱藏在暗處的人的注意。所以真的讓他在那個時候用糧食,用藥物,沒費多大的勁兒就拉攏了一幫質樸的莊戶,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百姓,就是這世間最好的眼線。

有一句話說得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雖然這是一句後世的廣告詞,但是卻也包含著一個質樸的道理,這世界上最多的就是這些普通的老百姓,每個大人物的周圍都有著這些數不清的小人物,他們才是這天下最大的構成部分。沒有他們,這天下還能剩下什麼?沒有了這些人,勳貴們哪裏還能享受現在的奢侈生活?沒有了無數的百姓,這遼闊的帝國,要來又有何用?李寬的便宜父皇李二在之後的歲月裏也了解到了這一點,所以他也發出感歎‘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雖然這個道理最早是荀子說出來的,但是李二卻也深深地理解這個道理。

而李寬雖然沒有那麼高的覺悟,但是他可不是眼光狹隘的大唐皇子,作為生在春風裏長在紅旗下的社會主義青年,他從小就在村裏的廣播裏聽著:“偉大的毛主席教導我們”長大的,對於老百姓的力量是深有感觸,當初逃進他們村子後麵那茫茫大山的殺人犯,在村民的地毯式搜索下,還沒到三天就被找了出來,然後被抓住了。

其實當時李寬並未想過這些百姓能幫到他做什麼事情,隻是想著手中有著自己的優勢,多救助幾個百姓而已。結果在後來的一個機緣巧合之下,卻發現了其實這些百姓才是最好的探子,整個長安城發生的事情,都瞞不了他們,或許他們並不知道多麼機密的消息,但是隻要知道個大概,對李寬來說也就足夠了。那一次因為幾個小丫頭鬧著要出城去踏青,李寬一時半會找不到好的去處,卻在一個百姓的無心的話語中找到了一個隱秘的山穀。之後這個山穀就成了李寬他們幾個兄妹的秘密據點,現在在那裏已經建起了幾棟小屋,還有秋千架子,花圃等等,每年兄妹幾個都會去那個地方遊玩一番。

既然發現這個一場容易的消息來源渠道,再加上魚龍混雜的酒仙居中的消息,李寬在長安可以說是耳聰目明。對於各大世家,各個隱秘的學派都有著很深的了解,正如這一次,李寬臨時起意想要搞出一番事來,就直接在洛陽找到了那地方的酒仙居的分店,了解了各大世家的勢力分布,從而精確的將自己想要傳出的消息發布出去。之後各大世家的動向,隻要到了李寬酒仙居觸手所及的地方,就有消息傳到李寬這裏,然後李寬在做出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