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順王葉臨楓(1 / 2)

正文 第一章 順王葉臨楓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

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撒種後人收,談什麼龍爭虎鬥。

南越王朝,地處江南錦繡之都,繁華之地,物產豐富,商鋪林立,百姓安居樂業,一派太平盛世之象。

帝都稷城,繁花似錦,今日更是張燈結彩,鑼鼓喧天,淨水潑街,紅氈鋪道。商鋪個個關門,百姓家家閉戶,萬人擁擠於稷城主街之上,隻為目睹一人風采,那就是南越的二皇子,剛剛被封為鳳臨將軍的—葉臨楓。

葉臨楓乃天宗皇帝的第二子,其母乃天宗皇帝最為寵幸的妃子,德妃。

奈何紅顏命薄,德妃身子一向虛弱,一年得有大半年靠藥頂著,誕下葉臨楓之後,身體更加虛弱,終於在葉臨楓三歲那年,撒手歸西。天宗皇帝悲痛欲絕,半月不理朝政,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三歲的小葉臨楓理所當然歸皇後蕭若蘭撫養,蕭皇後是個城府極深之人,知道皇帝對德妃愛寵至極,自然也會愛屋及烏,對葉臨楓另眼相待。

蕭皇後對葉臨楓也是照顧有加,甚至對葉臨楓比對自己的親兒子葉臨政更加關心,天宗皇帝見蕭皇後能如此對待德妃的遺子,對皇後也特殊親近了幾分,經常來皇後這看望葉臨楓,蕭皇後每次都特殊準備幾樣皇帝喜歡吃的點心,以討皇帝開心。

皇帝看葉臨政和葉臨楓兩兄弟感情甚好,謙遜禮讓,誇讚蕭皇後教子有方。

天朝七十三年,天宗老皇帝病入膏肓,太醫院群儒都束手無策,隻好開些補藥暫時維持,能維持多久就看皇帝的造化了。老皇帝自然清楚自己的病情,已無回天之力,天宗皇帝有意讓二皇子葉臨楓接掌皇位,蕭皇後知道消息後,焦急萬分,雖然古來皇位傳長不傳幼,但憑著老皇帝對德妃的至深感情,他極有可能會打破慣例,力排眾議的。

於是蕭皇後把葉臨楓和葉臨政叫到麵前,遣走屋內所有的太監宮女。

“臨楓皇兒,額娘這些年待你如何?”

“皇額娘待兒子視如己出。”

“那皇額娘今天問你的話,你要如實對皇額娘講。”

“是。”

“臨楓皇兒,你父皇現在已經病入膏肓了,關於皇位的繼承,你有什麼看法?”

“回皇額娘,自古長子繼位,皇位非大哥莫屬。”

“哦?你真的是這樣想的?如果你父皇若把皇位有意傳於你呢?”

“兒臣本無意皇位,何況兒臣自幼體弱多病,藥不離身,命數不定,不利於我朝社稷穩定。再者兒臣自由慣了,不願受皇宮束縛,待大哥繼位之後,兒臣自請戍守邊疆,雲遊於塞外山水之間。”

“好,臨楓皇兒既有此心,皇額娘一定轉告你父皇,成全我兒的心願。”

葉臨楓本是極其聰明之輩,心中早已暗知蕭皇後之意,隻有自己離開這是非之地才可保全性命。

天宗皇帝駕崩了,葉臨政順利做了皇帝,並封葉臨楓為順王,在稷城最繁華的街道永安街大造順王府。

葉臨政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順者猖,逆者亡,他是要葉臨楓順從於他,方可保命殘喘。

順王府正在修建之中,葉臨楓卻已經向皇兄請命,率軍收複鮮吏國奪走的以夜城為首的十八座城池,並於朝堂之上立下了軍令狀,不勝不歸,誓與夜城共存亡,夜城乃邊塞要地,是皇朝的北大門,它的存亡關係到南朝社稷之安穩。

葉臨政很滿意葉臨楓的聰明之舉,兩兄弟自幼一起成長,葉臨楓對葉臨政再了解不過了。葉臨政遺傳了其母親的全部狡猾,精明算計,攻於心計,但葉臨政這些年來對葉臨楓還算是照顧有加的,兩兄弟在外人眼裏勝似一母親生一般。現在葉臨政做了皇帝,時期不同了,對於葉臨楓他不得不防,朝堂之上有多少元老都對葉臨楓讚賞有加,大家對於老皇帝有意傳為葉臨楓之事也多有耳聞,葉臨楓現在可謂葉臨政的心頭大患。

依照皇太後的意思是要葉臨政暗中除掉葉臨楓,永絕後患。葉臨政不想這樣做,一是念及自己兄弟情分,二是葉臨楓對他大有用處。

葉臨楓率軍出征的那天,葉臨政親自送弟弟到城外,千叮萬囑葉臨楓的兩個副將天龍和地虎一定要照顧好葉臨楓的起居,並且指定一名太醫跟隨葉臨楓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