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玉都,晉顯允坐在大殿之上聽著禁衛明若向自己彙報二十年前的楚國王宮被十幾萬大軍圍攻之後又莫名其妙離開了王宮的過往,實在覺得匪夷所思,明明圍的水泄不通,可是楚國的王室硬生生逃離玉都另起金陵,隔著海河與齊國遙遙相望。忙著安穩新朝的晉顯允的叔父晉修自然騰不出手去收拾舊朝的遺族,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在金陵逐漸站穩腳跟,但是王宮定然藏著很多他不知道的秘密。
二十年的時間過去,人心逐漸安定,人們對他這個異族入侵傳承大位的帝王也有了認可,在百姓眼中看來,誰在玉都當家做主並不重要,隻要賦稅不高,能讓他們安安心心的繼續在自己的家園生活下去,王宮的事情,他們並不關心。
晉顯允在叔父死後上位,繼承大統,明若在王宮中活動的幾年中,逐漸發現了這座從前屬於楚國的王宮的奧秘,竟是各宮都有暗格,各宮之間暗格都不太相同,即便是自己苦學機關多年,都隻能破解其中幾個,王宮的腳下應該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地宮,要想全部打開它,應該除了金陵的楚國連氏,這世上再也沒有人可以打開這座地宮的全部,明若探查多日,隻有一個結果,要麼有地宮的鑰匙開啟地宮,要麼有地宮的地圖,可以逐個破解,雖然不急鑰匙開得快,但也已經好過王宮下埋著個不定時的炸藥。
晉顯允仔細思量,還是覺得地宮的存在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從前的齊國地域狹小,物產不足,在蜀國還有楚國的夾縫之中生存,作為強大的楚國的附庸存在著。所以,在君主晉修的號召下,所有的成年男子一律從軍,接受嚴格的訓練,最後培養出十幾萬以一敵十的悍勇鐵騎。苦苦掙紮多年,終於在二十年前的朝拜中,一些軍人偽裝成隨侍跟進了楚國,打開了楚國的城門,後麵的鐵騎一路攻城略地,最後,十幾萬大軍彙合,圍住了楚玉都,最後卻離奇的讓楚國的王室逃離了玉都,所以,即便齊國扭轉了局勢,讓往日的楚蜀相爭變成了如今的三國鼎立,可他們每日住著的王宮就是齊國最大的隱患。
現在既然已經有了眉目,自然是要去探查一番,王宮找不出,就隻能去金陵真正的會一會楚國連氏了,晉顯允吩咐明若,我不在玉都的時候,記得拖住王宮朝臣,我去金陵探探連氏虛實,記住,我沒回來小事你做主,實在拿不住了就和幸思言商議一番再做決定,這金陵我要自己去看一看,那地宮的事情不要張揚,免得人心浮動。
金陵,一個少年騎著馬,看著周圍的街道上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心中還是暗暗佩服,即便被齊國打到棄都城而逃離,也依舊可以在金陵穩住民心,隔著海河,經營著屬於自己的天地,若假以時日發展壯大,重新入住玉都也真的不是什麼難事啊。
金陵宮,連桑還在聽著他的師父遲敬虞的訓誡:“公主,你可是連家的獨苗,你要知道從前玉都一直可是我們連氏的...”連桑聽的頭大:“是了,要早日複興連氏,入主玉都啊。”
遲敬虞回到:“是了,公主也慢慢長大懂事了。”
“我不是長大懂事了,我是背過你的台詞了,你呢,勸不動我父王,所以你在這裏說我。我父王看的比你明白多了,那玉都,我們不過是沾了祖先的光才能一直在那裏,早些年也是因為祖先造了地宮我們才逃了出來。現在呢,在金陵好好呆著,我們楚國是比從前小了些,但是我們家沒有男丁啊,我母後生我的時候難產走了,我父王現在也就我一個親閨女,大位自然是要傳給堂兄堂弟了,所以我們還想那麼多幹嘛呢?不想聽你說了,走了。”
連桑漫步在金陵宮裏,朝著父王的祈佑殿走去,準備在那裏等著父王批完奏章之後一起吃飯,穿行在金陵宮中,始終想不出來師父講的,玉都王宮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