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引發的心理問題隻能靠家人的陪伴和引導來緩解,消除是不可能的,再牛的心理醫生也做不到讓人一切都看開。
周昊陪著媽媽去找了專家複診,最後的結果還在能接受中。雖然是腫瘤,但生存期在五到十年,如果控製得好,說不定還能有意外的驚喜。病情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但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是延長生存期並減緩病情發展很重要的因素。
陳馨不會在這個時候跟周昊媽媽鬧,她做好身為媳婦該做的事就行了,其他的有周昊和周昊爸爸在,也輪不到她來出頭。
在C市待了一個半月後,周昊媽媽去了濱南頤養中心住,那邊氣候好,生活有人照顧,加上國內最好的私人醫院在濱南的頤養中心開設了分院,還有知名專家在那裏坐診,周昊媽媽肯定是優先受到照顧的那一小撥人之一。
陳馨也提出讓周昊回去老家那邊工作,順便照顧他媽媽。但是周昊自己否決了這個提議。周家小輩不少,他每個月都能去看媽媽,並不一定要時刻守著,再加上夫妻要是分居久了,他也擔心老婆會變成前妻。
這次周爸周媽過來還有一件事私下跟周昊溝通了好幾次,就是要孩子的事情。
眼看著周圍朋友都抱上了孫子,周爸也免不了這個俗,他倒沒有要求周昊一定要生個兒子什麼的,隻要有孫輩,孫兒孫女他都很喜歡。老人嘛,到了這個年紀,唯一的渴求就是兒孫繞膝。
周爸年紀也差不多到了該退二線的時候,他個人沒有特別強烈的再進一步的想法,而家族裏也不可能個個身居高位。加上周昊他們這一代的孩子也差不多該起來了,老的不讓路,小的也爬不上去。
周爸現在更多的精力在文化管理上,這次過來C市就是有個合作的經濟文化類項目需要他們負責洽談。這個文化類的項目也差不多跟扶貧沾點邊,涉及到的東西不少,又很繁瑣,周爸跟這邊的領導把大的方向洽談好之後就打算回去了,下麵的具體事務有專門的工作組深入合作,也不用他在這邊監工。
在走之前,周爸組了個飯局,把他的老朋友找來一起吃飯喝茶,順便讓周昊跟陳馨一起露了個臉,在長輩跟前刷了點好感度。
他們小兩口在自己的工作領域都小有名氣,長輩們也願意幫襯,加上一般沒事兒他們倆都不會輕易去找關係辦事,所以這麼久了,還有好些人隻知道周昊在這邊上班,卻不知道人長啥樣兒。
這次見了麵,大家都恭維周爸虎父無犬子,還說周昊陳馨倆是這個圈子裏孩子們的榜樣,反正好話說了一籮筐,聽得周爸臉上的笑容就沒消過。當然,這裏麵的話聽十分信五分也就差不多了,但周昊陳馨倆的確給周爸掙了麵子,至少比那些無事生非的紈絝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哪怕周昊並沒有像周爸預計的那樣走上仕途,也不礙他在另一個行業裏給周家刷了好感。這一點上,周爸幾兄弟都是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