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樂他們定的是民宿,在民俗街附近。
C市的民俗街全國都很有名。這條街原本的長度不到一公裏,後來逐漸發展起來,附近的一條平行街道和兩條垂直的巷道將這片區域串聯了起來,形成井字形結構。
原汁原味的古舊建築就在井字形的中間那片,四周延伸開的是後來改建的。說是改建,其實也就外牆粉刷,修整了街道和房頂而已。民俗街這一塊兒在舊時候是少城,也就是貴族們住的地方,這裏的建築還保留完好,除開因為時間太久沒有人維護而毀掉的外,剩下的建築包括屋簷的雕花都有兩三百年的曆史。
前些年改造這裏,還請了隔壁省的民俗專家和古建築專家一起會診,給出了保留原有建築風格,再根據地方誌上的記載盡量複原這片區域的建議。花了四五年的時間,到現在為止,也就才把建築群恢複得差不多,那些舊時的園林景觀什麼的因為必須得根據周圍的建築風格進行重建,現在都還沒有動工呢。
之前周昊也曾經想過要不要在這邊買套房子,但是因為改造的緣故,房價率先高漲,而且本來就居住在這裏的人也不願意賣掉祖宅。要是去後來修的那些商業建築那裏買,周昊又不樂意了。幹脆就沒有涉足這裏。
陳馨根本連想都沒有想過。這裏的整片區域改造都是政府跟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一起合作的,壓根兒就不會給他們這些小蝦米撿漏的空間。靠近中間的那些商鋪還有升值空間,可外圍的那些其實就隻剩個噱頭了,根本就撈不到民俗街帶來的人氣紅利。她又不傻,不可能白白拿錢去買個一場空。
這兩三年,她拿錢投資的古鎮經濟獲得高額的回報,基本上國內幾個比較有名的古鎮都有她的產業。去年回國之前,她還跟師兄一起注冊了一個民宿的連鎖品牌,打算走中高端路線。
經過這麼幾年的布局,眼看著也該迎來紅利期了。
晚飯是在民俗街東二巷的一家特色湯鍋店吃的。這家的滋補湯鍋很有名,需要提前預定,他們會根據預訂單,從中午開始熬製鍋底,然後提供給客人最完美的享受。
這樣的一口鍋光鍋底費就好幾百,在零幾年的時候,已經是非常高昂的價格了,要知道這時候自助餐大行其道,一個人三四十就能吃很好。
跟遊樂一起來吃飯的隻有他們團隊裏幾個核心人員,其他的人都各自放出去逛街找美食去了。
餐是陳馨定的,她的私房菜館在行內名氣還行,又是做了幾年的老店,跟這家湯鍋店的老板也打過幾次交道。而且湯鍋店老板還找過呂沂蒙幫忙做廣告來著。她找到對方問有沒有空位,人老板專門給他們騰了一間房出來,麵積雖然不大,但環境是最好的,就在兩層半的天台旁邊,玻璃門一開就是天台的私人花園。
遊樂是個喜歡美食喜歡新奇好玩事務的人。他特意問了老板的意見,得知對方不介意後,上上下下拍了很多照片。身為合格的攝影師,他當然會注意避免拍攝到食客的隱私,隻對湯鍋店的環境做了個細致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