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馨在旁邊看了一會兒,主動出來表示她可以一個人負責今天拍攝的學生的協調工作。
在征求的各學校和學生的同意後,陳馨直接把今天要拍攝的學生們拉到一起,找了個小房間開了個會,讓他們拿出台本,有不明白的地方先問,然後給解釋,並讓學生把重點寫在旁邊。
除開陳馨外,還有個學校的男老師也在小會議室裏幫忙疏導學生的緊張情緒。
第一場的錄製比較順利,來當啦啦隊的也是本地一所學校的學生,大一的新生功課不緊,人也活波,對這種任務型的拍攝不排斥。
鬧騰騰的拍了一上午終於拍完第一期,收拾完已經快兩點了。
電視台提供盒飯,一葷兩素外加一瓶礦泉水。陳馨跟其他老師商量了一下,各家出一點錢,湊齊之後給一人加了一個雞腿。雖然不多,但是他們的行為還是讓節目組的老師很高興,也樂意私下裏指點一下。
陳馨沒看到主持人去了哪裏,估計是有單獨的休息室和工作餐,不會跟他們一起吃。
吃完之後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但這段時間啦啦隊的人能休息,協調老師和場務是休息不了的,他們要安排下一場的拍攝。
這時候就出了一點小問題。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因為緊張的緣故,某個學校的學生開始狂拉肚子,一個小時跑了三趟廁所,出來的時候人都要站不穩了。他們學校的老師趕緊帶著人去醫院,剩下的學生也被嚇著了,愣是沒有人敢頂替他的位置。可這樣一來就差了一個人,錄製的時間和嘉賓人數的是固定的,這臨時也沒辦法找人。最後陳馨給頂上了。
她去也算合適,畢竟是這次辯論賽的帶隊老師,能跟學生們同場比試一下,也是一個話題。
陳馨一上場就看出跟學生之間有很大不同,至少氣場就不一樣。但是她跟主持人很合拍,三言兩語就帶著學生一起互動了,在拍攝的過程中也懂得抖包袱製造笑點和爆點,總之這一場拍攝比起上一場來說效果好了不是一點兩點。
哪怕最後的成績是學生贏了,也沒人會說老師不如學生,畢竟陳馨在整個節目中的表現更像一個壓陣和捧場的,以自己的幽默和主持人的機智來調動學生的表現力。
這一場拍攝用的時間隻有上午那場的一半,但是效果完全不同,連主持人下來也對陳馨表達出了善意。一場拍攝能不能順利,跟嘉賓也有很大關係,如果嘉賓沒辦法配合,主持人會很累,拍出來的效果還不好。
原本這兩期特輯他們也做好了思想準備的,但是沒想到下午居然撿到寶了,比預期結束拍攝的時間提前了很多。
第二天的拍攝陳馨不會過來,因為沒有他們學校的學生拍攝了,其他學校也都有自己的聯絡老師,更重要的是明天拍攝的那幾個學校裏麵有一半都是跟他們關係一般的,大家也就安排學生盡個麵子活來捧個場而已。
陳馨要去幫忙代購,她可是拿了一整張單子,任務很艱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