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籌備組一共七位老師,四位是跑腿的,陳馨跟另一位老師是負責組織策劃的。陳馨策劃,那位老師負責聯係其他學校和單位。最後一位是學院的副院長,掛個名而已,也有坐鎮的意思。
老院長本來隻是隨便來聽聽,畢竟開了三四次了,他們學校雖然是第一次承辦,但是這種交流學習和說穿了就是組織兄弟單位變相旅遊,順便集體報個團什麼的,要真能跟那幾個實力雄厚的重點大學競爭,他們做夢都得笑醒。
陳馨拿出的方案,除了網絡視頻民生新聞類的主持外,還有電台的主持。電台的主持雖然是深夜檔的節目,聽眾也不多,但就這個機會都是托人找關係搶過來的,還得去跟人競爭後才能確定是否給與實習機會。
老院長眯著眼睛透過老花鏡一字一句的看完了整個方案。說實在的,整個方案並不多出彩,走的也是大眾線路,唯一新穎點的就是網絡主持人這一塊。但是通常情況下,如果不是學校方麵出麵協商洽談,僅憑一個普通的講師,基本沒可能談得下來這幾個實習機會。要知道,所有主持人並不是一進去就是正式編製,很多都是從實習開始嶄露頭角從而獲得正式的工作機會。
“如果需要學校方麵出麵,你們可以直接提出來。”老院長沉吟片刻,慢條斯理的給他們支持,“雖然我老了,但還是有兩分薄麵的,隻要不是太過分,正常而公平的競爭還是沒有問題的。”
老院長明年就要徹底退休,臨走前也樂意看看這幾個小年輕能搗鼓出什麼花樣來。照他說,傳媒學院就該這樣,不怕有點子,不怕腦洞大,就怕你什麼都不敢做,畏手畏腳的一點創新和敢於拚闖的精神都沒有。
得到老院長的支持,陳馨更有底氣了,當天就跟幾個同事再商議了一番,最後確定下來具體的實施方案,然後通知到相關的院係那裏,由他們組織人先自由報名,然後再根據相應的條件進行初選,最後大概一共能有十個左右的麵試機會,能不能把握得到,就看學生自己的能力了。
陳馨其實也是想趁這個機會看看傳媒學院學生們的實力如何,再來確定那個節目到底是自己上還是讓學生上。
關於這個節目的事兒,她一點風兒都沒往外露,一切都打算等交流會結束之後再說,也是給自己一點時間來好好了解一下學生們。
燕老師的消息很靈通。
下午陳馨上完課回到辦公室,看到她還沒走,很是好奇。
“你今天下午不是沒課嗎?怎麼還在這裏?”
“跟你說個事兒。”
燕老師招呼陳馨外麵去說話,剛起身就聽到對麵犄角那邊的女老師哼笑了一聲,酸了一句燕老師什麼近水樓台先得月啥的。
“奇了怪了,我跟馨馨說話礙你啥事兒了?我願意走這個後門,總比你想走後門都找不到門路的好。”
燕老師不客氣的懟回去,那女老師臉都變色了,想要發脾氣,卻被她對桌的老師瞪了一眼,又氣鼓鼓的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