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給出主意(1 / 2)

當然也不是說陳馨看不起張家的老村子,而是在她的印象中,這邊真的還沒有開始開發,在區域版塊裏都是原生態農業的標識。

再加上從記憶中姐夫和姐姐的對話中可以得知這個村子是非常封閉的,人倒是淳樸,但問題是淳樸也不能當飯吃啊,日子要過得花錢,這點不管你是不是自給自足都是必要的,除非你完全不需要外界的東西,所有物件都自己做,所有調料都自己產。可這一點是明顯不可能的。

在陳馨想來,貧窮一定伴隨著悲哀和絕望,但是這裏的人卻不一樣,他們是沒有錢,放眼看去,周圍的房子最高的兩層小樓都是自己燒的土窯的青磚建起來的,樓體外麵沒有光滑的瓷磚,更不會有什麼歐式的羅馬式的漂亮建築。簡簡單單的青磚瓦房和撐著二樓陽台的原木柱子,這一切都顯示出條件的艱難。

雷邦下了車,正好迎麵對著過來的村長。他不認識對方,但是對方似乎認識他。

“雷同誌,您怎麼過來了?這位是?”

“哦,這是你們村張德剛的小姨子跟兒子,我送他們姨侄倆過來過年,等初七我會來接他們走。”

雷邦跟村長介紹了陳馨之後,便在村長的帶領下,把車開到了陳馨姐夫家門外。

老人還在屋裏忙活,陳馨姐夫的大哥張德兵在院子裏劈柴,他們要趁年前多存些,好方便晚上燒火取暖。

在看到陳馨和胖乎乎的張璋後,老人忍不住淚如雨下,抱著小胖子哭得不能自已。

“嬸子,嬸子,孩子回來是喜事啊,你可別哭了。”隔壁的媳婦抱著老人慢慢哄著,村長則看著這一幕直抹眼淚。

陳馨站在一邊覺得有點尷尬,看看左右又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

說到底她不過是借了人家兒媳婦妹妹的殼子重生的,隻帶著張璋的時候不覺得,真的跟這些親戚處一塊了,那種格格不入的感覺特別明顯。

好在村裏也有從外麵打工回去的年輕人,幫忙勸了一會兒後,年輕的姑娘們就拉著陳馨跟她說話,也緩解了張家悲傷的氣氛。

雷邦要趕著回去,找了人把車上的年貨下下來,放到張家的院子裏之後,連飯都顧不上吃就開車走了。

陳馨第一次到姐夫老家,也不知道該買些什麼,看到市麵上的爆品基本都買了一份,然後就是各地的特產也買得不少。除此之外的雞鴨魚肉反倒買得不多,橫豎農村裏也不可能沒有殺豬宰羊的,到時候直接買新鮮的更好。

看到老人已經穩住了自己的情緒,而小包子張璋也有點克製不住煩躁想要她抱了,陳馨才過去接過小包子拍了拍他的背,從包裏掏出一瓶娃哈哈塞到他嘴裏。

“大媽,我姐夫以前就經常跟姐姐說要帶我們回來看你們,隻是工作忙一直沒有時間,現在才找到機會回來,對不起。”

“沒,沒事,大媽知道你是個好姑娘,要不是你,張璋就,就……”

活是能活的,可想要活成現在這副小金童的模樣根本辦不到。當初他們也不是沒後悔過,是張璋的爺爺最後做了決定把孩子和所有的錢都留給陳馨,隻盼著陳馨能把孩子養大,別過於苛刻他。現在看來人家陳馨不但沒有苛待孩子,反而養得很好,就是親生的也不過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