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李承乾離京(1 / 2)

兕子鐵了心的要住進翠微宮,李休怎麼勸都沒用,最後沒有辦法之下,他隻得進宮將這件事告訴李治,李治也接到兕子今天回宮的消息,隻是他政務繁忙,實在沒辦法迎接,不過卻也在宮裏做了些準備,就等兕子回來了,卻沒想到兕子非但不回來,反而還要住進父親去世的翠微宮。

李治也是粗通醫理,當初他和平安郎去遼東時,還學過一些醫術,自然知道兕子並不適合住在翠微宮,所以他幹脆也扔下手中的政務親自去勸說,勸說了半天的確有了效果,不過不是他把兕子說服了,而是兕子把他說服了,於是兕子也十分順利的搬到了翠微宮居住,幾天之後,李治正式將翠微宮改名為晉陽宮,並且賞賜給兕子做為她的別院。

李休本來還擔心兕子住進晉陽宮後會觸景生情導致病情加重,不過一段時間後,兕子的病情雖然有些小反複,但大體上還是在好轉,而且兕子住在晉陽宮也有好處,一來方便孫思邈前去為她診治,二來寧安也經常跑去陪她,甚至直接也搬到晉陽宮和兕子一起住,有好友相伴,使得兕子的心情也慢慢的好轉了許多,這讓李休才放下心來。

李世民的葬禮結束了,前來奔喪的各路親王也該回去了,李恪是第一個走的,不過因為新皇登基,他們這幫兄弟也都得到了新的封賞,封地也發生了變化,比如李恪就從揚州都督變成了廣州都督,所以他也要去廣州赴任,當然他在走之前也去了李休那裏告別。

李治之所以將李恪從揚州調到廣州,其實也有更深一層的考慮,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李恪在揚州經營多年,無論他有意還是無意,他在揚州都擁有了深厚的根基,也培養了一批自己的心腹官員,所以若是讓李恪在揚州再呆下去,隻會讓他成為當地的土皇帝,到時揚州百姓恐怕隻知道有李恪,而不是有李治了,所以為了朝廷對地方上的控製考慮,李恪也必須換個地方任職。

當然李恪並不是唯一的一個,他的其它兄弟也都遇到了同樣的對待,不過李恪對此倒是十分看得開,並沒有因此而生李治的氣,因為他知道這也不是李治的本意,哪怕李治不願意對他們這些兄弟動手,朝堂上的大臣們也不會任由他們在地方培植勢力,所以在葬禮完成後,李恪第一個響應去了廣州任職,以顯示自己並沒有私心。

除了李承乾這個前太子外,就數李恪在兄弟中的年紀最大,所以有了他帶頭,其它人也不好說什麼,於是在幾個月內,這些親王們也紛紛離開長安去了自己的新封地。

李承乾是最後一個走的,本來他因謀反而被貶為庶人,但是李治念在兄弟親情上,想要封他為國公,但李承乾卻不願意接受這個國公的爵位,而是寧願用這個爵位換一個偏遠的下州刺史。

說起來交州設立了都督府,治下有交州、愛州、峰州、棠州、羅伏州這五個州,而李承乾要去的則是最偏遠的羅伏州,那裏與林邑接壤,不但漢人數量少,而且民風剽悍,屬於下州,十分的難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