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0年,在43年前,那個遙遠的、存在祖輩甚至父輩心中的帝國,那個傳說中的大唐,滅亡了。
在39年前,張氏建立的金山國這個曆史書中寫著為大唐河西節度使的政權被西州和甘州兩地聯合的回鶻人入侵,雖然張氏兩代人率領當地人民艱苦抵抗,但就瓜沙二州這點實力最終無力地方城破國亡,這場還沒結束的戰爭讓歸義軍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死傷慘重。看到結局已定的張承奉為了保全河西的百姓不遭到屠殺,決定不再抵抗,率領百姓投降了回鶻人,但沒有頭投降甘州回鶻,而是轉為投降高昌回鶻(西州回鶻)。
而西州回鶻為了得到進入河西,一統河西的機會。狂喜的接受了張承奉的臣服,為了約束張氏在瓜沙二州,甚至說為了剝奪張氏在河西的威望和權利,明升暗降的冊封張承奉為漢部的葉護或漢部汗王,並要求其遷往原唐北庭都護地區作為漢部的駐地。剝奪了張氏對瓜州、沙州的統治後,也直接讓兩個回鶻政權連接在一起,滋生了矛盾,最後大打出手,為的就是搶奪富裕的瓜沙統治權。而河西的漢人、高度漢化的粟特百姓,日子又回到了當年吐蕃統治的時代……,回到正題,遷徙到庭州的漢人與回鶻、葛羅祿等諸多突厥語族人開始了共同遊牧的生活。
張承奉到在北庭組織眾多漢人百姓開始和當地的遊牧部族共同以遊牧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雖然很辛苦但大家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同時也開墾一些土地進行耕種,庭州擁有豐美的草原但也有漫長的冬季,貧苦的漢部掙紮著在回鶻人之下生存著,日子艱苦,但也有希望,漢人依靠放牧和耕種土地獲得食物和馬匹,眾多回鶻治下的河西、高昌及西域的漢人也遷徙到張氏領地內,日子逐漸的向好的方向發展著,但好景不長,上一代回鶻可汗去世後,張氏參與了幾位汗位繼承人之間的爭鬥,因站錯了隊,又因為漢部頑固的堅守漢人傳統文化和語言文字,與高昌的回鶻文化格格不入,以及河西不斷出現眾多蕃漢動亂、許多不滿回鶻人統治的河西百姓遷徙了到北庭漢部,相對的也壯大了張氏的實力,新可汗認識到漢部的威脅,決定消滅北庭的漢部。
雖說經過幾年的發展,漢部逐漸壯大起來,並吸引著整個西域眾多的漢人,漢部以漢人和漢化的粟特人為主體,眾多說突厥語的回鶻人、葛羅祿人、黠嘎斯人部落加入漢部的領地,整個漢部擁有六萬多戶左右的百姓,這裏的漢人多來自西域,多為唐朝遷徙過來的定居的百姓,也有從河西聽到商隊介紹不遠千裏來到這裏的。雖說漢人已經學會和適應遊牧生活和草原上的生存方式,但畢竟時間太短,張氏的家臣們主張西遷,多年遊牧的生活,知道了西方擁有龐大的草原。為躲避回鶻人的兵鋒,張承奉思前考後決定先避開回鶻人的大軍,然後看情況能打就趁此機會報複一下這些該死的背信棄義的蠻子。
還沒準備行動就遭到了當地回鶻部族的背叛,因為漢人的到來擠壓了回鶻人的牧場,也因為漢人的勤奮好學,逐漸的從一個遊牧新手學會了熟練的遊牧生活逐漸富裕了起來,嫉妒、貪婪,渴望得到漢部財富的回鶻人又是整個西州、庭州的主要勢力,所以其肯定不甘心的。就此漢部陷入了內亂,在成功鎮壓消滅了回鶻部族的叛亂後,麵臨即將從高昌到來的回鶻大軍,張承奉無奈隻能帶領漢部向西遷徙,失落的漢部百姓軍將們隻能把物資和帳篷裝上馬車,騎馬驅趕著牲畜,選擇離開了這個這裏。穿過七河草原,進入基馬克人的國度。
為了保護本就人口不多的漢部,張承奉創建了千戶製度,把漢部所有人,打破所有舊的社會組織,把所有部族部落混編,編製為以戶為最小的單位兵民一體的千戶,一千戶百姓為一個千戶,平時生產,戰時為軍,千戶的管理者由張承奉任命軍官管理軍事,官吏管理生產和行政,張承奉直轄所有千戶,組成了遊牧的相對集權的統治。千戶人口除了來源於漢部外,還有眾多在戰爭中被奪獲的為被征服、臣服的部族部落、戰俘,這些都被張承奉整編為千戶,全漢部百姓都被納入千戶之內,戶口登記入冊;凡年滿15歲至70歲男子都要服兵役,並隨時根據整個漢部命令,自備馬匹、兵仗、糧草,由千戶、百戶長帶領加入軍隊出征,所有男性上馬則準備戰鬥,下馬就休養生息、耕種放牧,既是農牧民,又是戰士。
就這樣,躲避了高昌回鶻人的大軍之後,漢部以遊牧的方式不斷的向西遷徙,路途上吸引了眾多因各種鬥爭失敗的大草原上的遊牧人、遊牧部族加入,也因為遷徙過程中與當地的勢力發生衝突爆發戰爭,如聯合烏古斯人進攻基馬克人(生活在今哈薩克草原上),雙方大獲全勝,烏古斯人獲得了向東擴張的果實,而漢部獲得了,眾多可用的奴隸、女人和牲畜。之後又不斷的與欽察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勢力聯合與戰爭,以此削弱敵人和壯大漢部,並經常聯合草原勢力入侵河中地區甚至深入呼羅珊地區進行掠奪。以獲得草原奇缺的女人、糧食和鐵器。
經過多年的戰爭,漢部已經成為了裏海附近和西突厥草原(欽察草原)地區的一大霸主,聲名遠揚。漢部的人口從北庭遷徙過來時的六萬戶到現在近十萬戶五十多萬人口,漢人和汗國治下的草原各個部族也因多年的共同雜居生活和對外戰鬥逐漸走向了融合。因張氏的旗幟主體顏色為金色,張承奉被周邊勢力稱為金汗可汗,多年的統治草原和眾多的遊牧人口,讓漢部成了事實上的汗國,所以張承奉也樂意的接受了這個新的國家名字,金汗汗國就此出現,也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