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卿卿看著小十三一臉小崇拜她的模樣,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她說話的語氣也不免染上了愉悅:
“我最近迷上了琵琶,就為大家帶來一首名叫《十麵埋伏》的琵琶曲吧!”
“琵琶?《十麵埋伏》?”軒轅帝有些許的驚訝,片刻後反應過來,對身邊的奴才吩咐道:“來人,將宮中最好的琵琶拿過來給攝政王妃彈奏!”
“謝陛下!”白卿卿行禮表示感謝,沒一會兒,宮中的奴才便將琵琶取來,雙手遞交給白卿卿,白卿卿接過琵琶,細細的打量一番,這琵琶外表看起來雖然樸實無華,可白卿卿知道這是一把上好的琵琶,
她抱著琵琶坐下,並沒立刻開始彈奏,而是掃了一眼周圍聚精會神看著她的人,開口道:“此曲不是供人風花雪月的曲子,而是一首頗具英雄氣概的曲子,用來緬懷英雄人物的,我將它獻給大家,望大家都能擁有一份英雄氣概,為國家人民謀福,而不是勾心鬥角,謀權奪利。”
說完她停在弦上的手極快的彈奏起來,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清麗圓潤的聲響,充斥在殿中的每一處,其每一聲響都像一副畫麵充斥在在場每個人的腦海裏,一道神秘的天光仿佛將每一個人都帶進戰場。
眾人麵色凝重,仿佛每個人都是這場戰爭中的人,白卿卿彈奏到高音區的時候使用“輪拂”的手法先聲奪人,將戰爭的氣氛渲染到了極致,軍營壘壘,戰旗獵獵,鏗鏘有力的節奏猶如扣人心弦的戰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好像撼震山穀的號角聲,此後,她又用多種手法,表現了擂鼓三通、人聲鼎沸、軍炮齊鳴、鐵騎奔馳等有聲有色的壯觀場麵。
彈奏至此,在場有不少的人已經分不清虛幻和現實了,他們情緒激昂地站起來,嘴裏高喊著:“衝啊!”
仿佛他們就是為了保護國家衝鋒陷陣的士兵。
就在眾人陷在這種情緒之中之時,白卿卿彈奏的手法又改變了,她一張一弛的彈奏著琵琶弦,節奏一時而輕緩,一時而緊張,營造出了一種緊張、神秘而又恐懼的氛圍——夜幕籠罩著四野,伏兵神出鬼沒地步下了十麵埋伏陣。天低雲暗,秋風瑟瑟,淒清的月光黯然失色,隻有星星眨著狡黠的眼睛,窺視著靜夜中潛伏的殺機。原本喊衝的人,頓時安靜下來,屏氣凝神,殿中安靜到極致,仿佛一顆針掉下來也聽得到聲響。
就在眾人覺得自己要窒息之時,所聞旋律慢慢遞升隨後遞降,跌宕起伏,多變的節拍和連續無間歇的節奏型,就像是鼓角相聞、金戈鐵馬,兵士們前赴後繼、奮不顧身的情景,就在這時,白卿卿一個“刹弦”,發出猶如刀槍劍戟交錯撞擊的聲音,使大家心頭一緊。
白卿卿極快的“夾掃”迎來此曲的高潮,雄兵百萬席卷之勢,鐵騎縱橫的雷霆萬鈞之力。在隆隆的炮聲和噠噠的馬蹄聲中,突然,曲調變得淒厲的、喑啞、幽遠,如同哀怨的嗚咽,又如同低沉的歌唱。那是一種絕望而感傷的鄉音,那是一聲聲蒼涼之聲直入在場每個人的骨髓之中,他們仿佛看見了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在河邊對自己心愛的女人極其悲壯的說:“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末路,兒女情長,美麗的女子拔劍起舞,淚飛如雨,最後泛著銀光的劍在美人白皙的勃頸間開出血紅色的花。
彈到此處白卿卿的眼角滑過一滴眼淚,她手上的動作變的緩慢,因此琵琶聲越發的淒涼,最後,四弦猛“劃”後斷然“急煞”,聲如裂帛,音樂戛然而止,那男子拔劍結束了他的生命。
眾人沉浸在這種這樣的畫麵中,久久回不過神來,在場大多數的人臉上都異樣的凝重,不少人臉上還有未幹的淚水,當然在這其中哭的最慘的當屬小十三,她基本哭紅了眼。
不知是誰先回過神拍的掌,隨後掌聲齊齊響起,經久不衰,白卿卿將琵琶交給身邊的宮女,隨後對軒轅帝行禮說道:“陛下,我已彈奏完畢!”
“攝政王妃真是讓朕覺得驚喜,既然攝政王妃琵琶彈的這麼好,這把琵琶朕就賜予你,就當做攝政王妃今日讓朕聽見如此震人心魄的曲子的謝禮,不知攝政王妃可否喜歡?”白卿卿這首琵琶曲簡直是完贏鳳慕音給軒轅帝大大的長了臉,軒轅帝望著白卿卿極其愉悅的說。
白卿卿原本就打算開口向軒轅帝要這把琵琶,見他這般自覺的給了她,白卿卿對自己的丫鬟使了使眼色,毫不客氣的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