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泊和吳桂芝一聽有人來,連忙走了出來,吳桂芝一見是宋遠來了,笑道:“哎呀,這不是子彥麼,怎麼站門口呢,快進來,快進來。”阿嬌這孩子也真是的,這人來了也不知道請人進來。
宋遠走上前將帶來的禮物雙手奉上,吳桂芝接過那幾樣東西免不了客氣了句,“來便來,破費這錢送這些東西做什麼。”
“怎能說是破費,自是晚輩應該做的,也是家父家母的一番心意。”宋遠又對著二人拱手道:“晚輩便在此祝賀阿爺阿奶佳節喜樂安康。”
何士泊抬了他胳膊受了這一禮,笑道:“進來坐吧。”
二人進了堂屋,吳桂芝想著給宋遠倒杯茶喝便往廚房走去,進了廚房想起何嬌之前才做的糖桂花,不若衝杯桂花茶給他,翻找了一氣卻愣是沒找著,氣笑著罵了句,“真是個貪吃鬼,這也值當藏起來!”
吳桂芝剛端著泡好的一壺茶,就見何元傑和李秀娟正好從外麵回來,笑著說了宋遠來了的事。
何元傑忙將那兩個竹筐放進廚房裏,隨著吳桂芝一起去了堂屋。李秀娟見天色已近晌午,腳下一轉往何嬌房裏走去。
一進門見何嬌正坐那兒做針線,伸手拿下她手上的針線笑道:“這都快晌午了,別做了,快點準備晌午飯去。”
何嬌無奈的起了身道:“知道了。”
李秀娟笑道:“我從你姥姥家帶了些石榴和菱角,石榴有碗口大的,你自己留一個,剩下的晌午飯後給子彥當回禮帶回去。晌午飯好好炒幾個菜,還有剛帶回來的那一筐的藕,你看著炒。”說著又交代了幾句,匆匆的往堂屋去了。
何嬌認命的去了廚房,果然背簍裏有許多八個大石榴和半筐的菱角,還有一筐裏有藕,估摸著是才挖的,上麵還帶著淤泥。
何嬌看了看那石榴撇了撇嘴,拿起四個石榴藏進櫥櫃裏,心道:有了女婿就是不一樣,給她一個,給未來女婿留這麼多,她偏不,反正有人在她娘也不好說她。
晌午飯前何昊然也帶著王雙兒匆匆的趕回來,何嬌做了一桌子飯菜由王雙兒端進堂屋裏,一家子盛情招待了宋遠。
直至飯後宋遠告辭,眾人挽留不住,李秀娟匆匆進了廚房收拾了一籃子的石榴和菱角,見石榴少了一半,心裏氣笑的直罵何嬌不省心,怕東西少了不好看,又另外搭上兩包糕點給他帶上,這才讓何昊然送他家去。
自宋遠來時兩人匆匆說了一句話後,此後何嬌對他一直避而不見,不過這也沒什麼,凡是定了親的男女成親前不見麵那是正常的事。
八月十六日,李長樂娶親的日子,李秀娟作為親姑姑從十五下午去一直忙活到現在未回。
晌午用過飯後,一家人收拾齊整往李家而去喝喜酒看新娘,王雙兒因為有孕在身便留在家裏未能成行。
幾人到時,李家院子裏到處都貼著紅紙雙喜,門楣上掛著紅綢,一片喜氣洋洋,院門口圍著一群咋咋呼呼的孩童在等著新娘的花轎子。院子裏也是雲聚了許許多多陌生的麵孔,也有不少村裏人,但凡和她姥爺有所往來的,俱是提著禮物前來道賀。
他們一家人來的比較早,何士泊和何元傑上前幫著招呼客人,何嬌陪著吳桂芝同村裏的阿婆們嘮嗑,少不得被眾人圍觀打趣一番。
直至傍晚,院子外麵傳來一陣孩子們尖叫歡呼聲,估摸著是看見花轎來了。
果不其然沒多大會兒的功夫,門外又劈裏啪啦一陣鞭炮聲,吉時到,新娘的花轎來了。
兩個婦人提著籃子在院門口撒喜果,引得大人孩子紛紛爭搶,院子裏的眾人也紛紛湧上前去。兩籃子喜果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被搶奪一空。
隻見,十八歲的李長樂身材瘦高,穿著一身紅色喜服滿麵春風,媒婆在邊上指引著他踢了花轎門,新娘子頭頂著紅蓋頭一出轎門,眾人齊聲哄鬧,新娘手上被媒婆塞了紅綢,兩人各執一端,一前一後進了院門。
跨過門檻,跨過火盆,牽著紅布進了堂屋,李慶山和周氏端坐在堂上,也是滿臉喜氣的接受眾人的恭賀聲。
新郎官和新娘子並排站在堂屋正中間,李長樂想是緊張激動之故,滿麵通紅。新人三拜禮畢後,李長樂牽著紅綢引著新娘往新房而去。
何嬌忙擠進新房裏,屋子裏不似之前,如今滿屋子俱是紅色,紅帳子,紅被子,桌子上的紅喜果,紅燭等等,隨處可見喜字。
喜婆在一邊說喜話,一邊撒帳,將桂圓、紅棗、花生撒在床上。
撒帳結束後,喜婆又遞了一杆秤給李長樂,秤,自是寓意稱心如意的意思。何嬌在一旁偷笑的看著,李長樂抖著手接過那杆稱,緊張的挑起新娘子頭上的紅蓋頭。
蓋頭挑起時,眾人一愣,不多時便起哄說起俏皮話,引得新娘子羞的滿麵通紅的低下了頭。許是有些失望,李長樂不複剛才那般歡喜,臉上笑容淡了不少,眼角隱隱透著些失望之色。
何嬌心想這兩人大概以前沒見過,這場婚事就像是一場豪賭,滿懷期望的盼著開獎,結果開獎結果卻不如人意。
新娘子倒是不醜,就是五官平平,不過對比李長樂的斯文秀氣來說,大概新娘子太過普通,丟進人群裏估計就找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