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臨山聞音(1 / 2)

“先生?”小童拿了點心送出來時,發現座上那人還未曾動過杯盞,眼看著這酒就要涼了,遂出言提醒道。

座上那人這才回過神來,道了聲謝,便向那琴聲傳來的方向看了一眼,又轉向小童問道:“弄弦者,何人?”

“哦,那是……”

“奴家,忘憂。”那位姑娘手下琴音未滯,輕聲應道。

外頭那人聽得是位姑娘的聲音,便也不再多話,隻聽著這琴聲,隨手拿了桌上酒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叔夜當年作此曲,三千太學生求教而不得,卻不知姑娘從何處聽來?”

“前幾日夢中所聞,勉強記下。想來奴家不得真傳,與原曲必有出入,辱了尊聽了?”

“他若能得聞,該是可以瞑目了。”說著,那人又飲一杯酒,長歎之餘講起一段往事——

那年,他才與夫人玩笑說過“三公夫人”的玩笑,便要出門到山中會友。

來到山中亭上,分明約好的時辰已過,友人未至,他正要離開,卻聽見山中隱約琴聲,遂一路循聲而去。

“……煌煌靈芝,一年三秀。餘獨何為,有誌不就。”

來到那彈琴之人所在,便見他半醉半醒,散發倚山石,縱然如此手下撫弦章法亦不曾亂,口中念念有詞。

“誰人竊聽?”隻聽一時琴音已畢,卻是那彈琴的公子發現了自己。

他隻得上前拱手向那人行禮,開口說道:“公子琴音悠長,令人不覺沉醉。”

彈琴那人隻是一笑,漫不經心地說道:“不過心中所想,有什麼可沉醉的。”

“不然。”他便是這般,一時全不顧禮節,也不怕人說自己附庸風雅,連忙上前兩步道,“采薇山阿,散發岩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

彈琴那位公子聽過,不覺心頭一喜:未曾想到,這世間還能遇知心之人。

二人就地而坐,相談甚歡,似是好友重逢,相識恨晚。等得天色漸暗,兩人一同下山,他便邀了那撫琴的公子往家中去。

家裏夫人已備好了晚飯多時,見有客人來,忙又去溫酒添菜。待的晚些時候,那彈琴的公子已道別歸家。

來到內室,夫人問他:“你素日與阮公交情頗深,怎的今日又多了一位?”

他笑了笑,向自己夫人玩笑著說道:“放眼天下,我願意結交的,恐怕也就隻有這兩人了。”

妻子不解,看了看自己丈夫,又想了想那散發不羈的公子,隻好奇道:“你既這麼說,我得要好好看一看這兩人。”

他隻是一笑:“這有何難,改日請他們來便是。”

於是這一天,他請來阮、嵇二人來家為客。好酒好菜自不必說,交談之間,三人皆不拘禮法。二客扣弦而歌,主人家自然也樂在其中。

晚些時候,他自然留了二位客人在家歇息。三人本都是豁達不羈之人,如此來二客也並不推辭。倒是這一晚,女主人在那兩間客房中間的屋子裏,不惜鑿壁以見客。

待的次日二客辭別歸去,他才來到了屋中與夫人玩笑:“夫人以為,此二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