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1 / 3)

康熙是清朝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子嗣最多的一位,每三年宮裏要選一次秀‘女’,何方的弟弟妹妹也越來越多,有的也如曆史上記載的一樣夭折,有的卻頑強地活了下來。複製本地址瀏覽%77%77%77%2e%73%68%75%68%61%68%61%2e%63%6f%6d

何方虛六歲的時候,按規矩要去上書房讀書,每日天不亮就要起來,學到下午三四點才能放學,因他年紀小,尚不用學習騎‘射’,但饒是每日搖頭晃腦地念書就讓他感到頭大。

何方跟康熙念了兩年書,四書五經這些文化課早已修滿學分,不想再‘浪’費時間,就和康熙打了商量,康熙細想之後,就讓何方提前學習滿文、‘蒙’文,這些倒也難不住何方,用小‘玉’的能力給應付了過去。

等何方的弟弟賽音察渾和胤褆到上書房念書的時候,何方已經跟在康熙身邊臨朝聽政了。

因康熙下令削藩,以吳三桂為首的異姓藩王打著反清複明的旗號發動叛‘亂’,說什麼反清複明,不過是因為利益被動搖才舉起的幌子,百姓才不管誰當家,隻要讓他們能吃飽飯就行,但戰事一起,苦的還是百姓。

吳三桂的大軍如今盤踞在山區,清軍難以攻破他。

康熙見何方皺眉思索,便問他有何想法。

康熙當著眾大臣麵特意詢問何方的意思,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有意開始栽培何方,讓他多些表現的機會。

何方如今虛八歲,和康熙登基的時候差不多大,所以康熙並不覺得何方年歲小就不能參與政事,再加上何方不是懵懂無知的黃‘毛’小兒,大臣們討論的事情他也能偶爾提出見解,所以也無人敢輕視他的存在。

“兒臣前些日子與欽天監的南大人著手修複湯大人留下的大炮,如今尚在研製當中,若是成功,在此次剿吳戰中應該能派上用場。”

欽天監南懷仁,1658年來華傳教,因康熙對自然科學頗有興趣,南懷仁曾擔任過康熙這方麵的老師,南懷仁此人是個人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通曉鑄炮之事,何方就找到他,與他商討鑄炮一事。

順治年間的傳教士湯若望也曾研究過鑄炮,並留下了半成品,想要修複還原大炮也不是難事。

第一‘門’大炮造出來之後,康熙擢升南懷仁為工部‘侍’郎,督造大炮的事宜,何方也被安排在工部監工,這算是他的第一份差事,康熙也是在為他賺取功勳和聲望。

大炮被推上戰場,戰爭就變得容易了許多,尤其在何方的協助下改進過的大炮,‘射’程和威力都大大提高,打得敵軍聞風喪膽,吳三桂退回昆明養傷,因傷口感染發炎,沒幾日就病死了。

知道這場戰爭必勝的何方在鑄造大炮的事情之後又開始著手解收服台灣的事宜,先禮後兵,若是不肯歸順就隻能用武力鎮壓,那就要考慮到發展海軍,改造船艦,在船上增設大炮,但這樣一來船體過重,船會顯得笨重,一來靈活機動‘性’會變差,二來需要大量人力去驅動,何方就想到了用蒸汽作為動力。

蒸汽機的原理何方是知道的,但要如何設計作為動力置入船中這就要多費思量了。

何方拿著‘毛’筆在宣紙上塗塗畫畫,地上扔了許多廢稿,康熙攔住‘門’口的太監,讓他不要通傳。

何方如今已經十歲,再住在乾清宮裏不合禮法,何方就搬進了阿哥所,在禦‘花’園的東邊,稱為北五所,大小十幾間房子,何方因年紀最長單獨住一間,其他皇子三三兩兩安排在一屋,但隔得都不遠,隔壁要是不壓低聲音說誰一句壞話,立馬就能傳到對方的耳朵裏。

賽音察渾和胤褆住在一屋,胤礽、胤祉住一屋,胤祉上麵本還有兩個皇子,但都夭折,胤禛年紀太小所以還沒有搬進來,如今隻有他們六位皇子,胤禛是他們六個裏麵年紀最小的,因為生母地位太低不能撫養皇子,所以胤禛一生下來就由貴妃佟佳氏撫養。

佟佳氏是康熙嫡親的表妹,如今貴為貴妃,是皇後之下的第一妃,胤禛作為她的養子,地位僅在何方和胤礽之下,也是儲君的大熱‘門’。

康熙進了屋,見何方伏案塗塗畫畫,有些好奇地走上前,撿起地上的廢稿皺著眉頭端詳了許久,何方抬眼看到他,招手讓他隨意。

康熙走到桌前,低頭看他在畫些什麼,噗哧一聲笑出聲來。

“地上的廢稿倒是有些大學問,你手上畫的卻是什麼,椅子不像椅子,馬不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