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家(1 / 2)

靖水市地處內陸邊境,是梅嶺省下麵的一座工業城市。這裏常年居住著七百多萬人,在這七百萬人裏麵和張東生幹一樣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張東生是一名國企員工,他在一線倒班到今年已經二十多年,在這漫長的倒班歲月中,張東生的身體每況愈下,也徹底垮了下來。

他清楚的記得,前兩年延遲退休時間的方案出來的時候大家還氣氛熱烈的討論過,憤憤不平的質問過,國家出台政策的時候是不是就坐在辦公室裏麵拍著腦袋決定的?延長退休年齡,真尼瑪的惡心,要說那些手握實權或者有油水可撈的閑散部門,誰不願意延長,要是能夠幹到死,更好,甚至有些人死了,你還叫他幹著他都願意。

可一線工人呢?據小道消息和身邊一些實例來說,一線工人,尤其是化工、煉鋼、煤炭等企業的一線倒班工人,很多人退休後一兩年就不行了,能夠撐個五,六年,七,八年的算是比較堅挺的了,能夠真正頤養天年的實在是少之又少。這一延長退休年齡,那就是宣告大家退休金別想拿了,甚至交了幾十年的保險,就拿幾個月就完了,這不是坑人麼?

甭管坑不坑人吧,以前大家隻能是閑著的時候發發牢騷,轉眼間時間就溜走了,現在好了,二零一八年,張東生他們可以徹底閑下來了,完全不用擔心延遲退休的事情,企業倒閉最後清算完成,賣了空殼換回來的錢是最後的遣散費,你不拿也得拿,小工人們沒得選擇,中層幹部以上的事先已經做好了準備,轉到其它分公司去接著幹領導工作。

張東生邊開車邊搖搖頭,常年的倒班生活讓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現在才開出來這麼一段距離就感覺到有些疲憊,好在這趟回老家是臨時性的決定,並沒有帶著妻子兒子,他開起車來要相對輕鬆許多。

車子下了高速,張東生感覺頭昏腦漲的,開車實在是太危險,所以他出了收費站,在一片開闊地上把車子停下來,準備休息一下再走。盡管生活很苦很累,但他現在沒有資格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就算此刻妻子,兒子不在車內,就算他跟妻子之間的生活平淡得沒有滋味兒,可日子不就是這樣嗎?

不管怎麼,過到這個年齡了,不存在喜不喜歡了,這是他作為一個男人的責任,他不能丟下妻子和兒子,餘生,隻有奮鬥,活著,再沒有其他了!

自從企業關門之後,張東生每天和妻子都忙著找工作,再就業。沒辦法,四十六七歲這個年齡下崗了確實受罪,年齡不上不下的,想要閑賦在家,那不現實,父母親年紀大了,兒子正上大學,上完大學還要找工作,娶媳婦,買房子,自己就算再甩手,那也至少要供兒子上完大學吧?能幫一點是一點,這是每個做父母的都會想的問題,何況自己和妻子還要生活呢,不管兩人之間的感情多麼平淡,這麼些年牽手走下來,相互都有了牽掛,有了親情,能夠相互扶持著攜手,平平淡淡的走過餘生,就是張東生的全部,至少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吧。

可現在像他這樣的年齡的人去找工作,別的不說,一看你這年齡人家就直搖頭,再看看你以前上班的地方,別人隻是嗤笑。

張東生知道別人的嗤笑那是為什麼,確實這家企業走到現在這一步純屬人禍,可在外人看來,完全就像企業領導們開會的時候提出來的,“一切問題都是基層工人上班不認真造成的!”

試想,一群能夠把大企業弄死的基層工人,誰敢要啊?

可是,誰想過,基層工人,有那麼大的本事嗎?有那麼愚蠢嗎?

誰特碼的有病啊,替你去想,現實有多現實啊?

算了,不想了,休息一下,還得要趕路呢。張東生把座椅靠背朝後麵壓下去,安靜的躺下去,他需要一場睡眠來緩解自己的疲勞。

張東生的老家在靖水下麵的農村,離靖水城有三十公裏多一些的路程,本來現在正是火燒眉毛的時候,張東生根本忙不得回老家去,可沒辦法,家裏麵的老媽媽身體不太好,哥哥幾次打電話來叫他回去看看老人家,再推脫就過分了,不管你有什麼理由,都不能沒有時間回家去看看生養自己的爸爸媽媽。

這也是人之常情,再忙,這種時候都得要回去一趟,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後悔張東生壓根就不想嚐試,何況,從內心深處,張東生覺得自己還算是一個孝子,他能夠體會到爸爸媽媽當初生養他們幾兄妹的不容易和所付出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