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8章 一百六十 何喜之有?(1 / 2)

稀稀落落的掌聲還在繼續,但是掌聲中充滿了遲疑。天京城的元老們沒有不認識張覺這個人的,因為在金陂關的那段歲月裏,大家曾經同為袍澤。那個時候的張覺從一個賤民成長為一位領袖,那個時候的張覺光彩照人。可是現在的張覺呢?他麵色枯槁,曾經壯碩的身板如今已瘦的隻剩皮包骨頭,這是一個崇尚君子的年代,無論你是一位藝術家還是一位浪子,有悖於君子的裝束都會被他人視為恥辱。因而在這個年代裏即便是一個江湖中的末流武夫,田地中的一位擔糞農夫,也會刻意將頭發梳理整齊,罩於璞頭之內。而此刻的張覺呢?他的頭發蓬亂無比垂於肩上,胡須在唇下都打了卷,看在眾人的眼中簡直汙穢難忍、不堪入目。

試問,這個模樣的張覺何喜之有呢?昆哥一本正經的恭喜他,眾人又豈能不覺得疑惑?

不但眾人感到疑惑,就連匍匐在地的張覺都感受到了納悶。他在天京城的扶持下組建了革命軍,他驅逐契丹人、光複大同府,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可是後來呢?他的革命軍不想從事生產,隻想享受勝利的成果。在那個時候,剛剛經曆過戰火、人口不足百萬的大同府哪有能力養活一支十五萬人的軍隊?得不到滿足的革命軍竟是漸漸淪為強盜,開始掠奪自己守護的百姓。作為領袖的張覺無力約束士兵,隻能幻想著從大宋、甚至是女真人那兒尋求幫助,最終,他落入了圈套,使得十五萬革命軍被耶律大石用毒品控製,最終站在了天京城的對立麵。

張覺是個有擔待的人,他明白這一切不能怪罪於墮落的戰士,而是應當怪罪在他這個領袖身上。當初是他拒絕了天京城許多“發展經濟、開啟民智”等中肯的建議,執意將“均分契丹人土地、財物”的思想作為革命軍的宗旨。殊不知,一支將搶劫作為宗旨的軍隊,最後豈有不成長為強盜的?而那時候天京城給予的建議,則是讓漢人過上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從而讓更多被契丹人統治的漢人加入革命軍,可想而知,如果采用了天京城的建議,那麼在戰爭過後軍人們將會很樂意解甲歸田過上自己追求的生活,而不會淪落為強盜。

所以,現在張覺的內心中充滿了悔恨與自責。他此刻如此沒有骨氣的匍匐在太史昆麵前,未曾不是用自己的舉止當做一種懺悔。他曾想象過會受到太史昆的冷落、責罵、甚至是懲罰,但是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太史昆見麵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恭喜。

太史昆仿佛感受到了會議室中疑惑的氣氛。他又像是為了解惑,又像是說閑話似的隨口問道:“張覺,為了戒掉耶律大石下給你的藥物,受了不少的罪吧!”

張覺的眼中頓時出現了恐懼之色,並緩緩的點了點頭。

太史昆道:“在你選擇說出真相之前,你可否預料到會遭受這種痛苦?”

張覺麵露坦然之色,依舊是點了點頭。

“很好,敢於麵對艱險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正是你從前所欠缺的精神。”太史昆道:“況且,你在忍受了戒毒之苦後,恐怕這世上也沒有什麼能夠難倒你的事情了。經受了這番曆練,你終於擁有了成為人傑的品質,所以,我要恭喜你。”

張覺臉色一愣,隨之若有所悟,繼而深深拜倒在地。

原來,耶律大石曾經派遣被藥物控製的張覺去天京城送信,謊稱太史昆被困於遼國西京大同府。但是神誌模糊的張覺終於還是聽到了太史昆最後的一句勸告,通過自身毅力保留了一絲清醒。到達天京城之後,張覺告知了天京城群豪——雖然他也不清楚見到太史昆的地方是哪裏,但是他帶來的消息一定是假的。消息上說太史昆被困於大同府,那麼最起碼可以說明,太史昆不在大同府內。這個消息雖然無助於救出太史昆,但是最起碼使得天京城製定大同府攻略時少了幾分顧忌。

在說出真相之後,張覺就陷入了毒物上癮帶來的痛苦之中。幸好,他的妻子馬英一直寄身與馬植的府上,在這個人生的難關中,有一位賢惠的妻子相扶持無疑是一件幸事。最終,在忍受了一個月的煎熬之後,張覺終於擺脫了毒品的控製。如今他神智清醒了,回憶起曾經被毒品控製下做出的種種惡事,自己都覺得心驚膽顫。很難想象,如果不是太史昆在強敵環繞下仍舊出言激勵將他喚醒,他的結局將是什麼樣子的。

簡單的幾句問答,就算是見麵後的寒暄了。寒暄已過,太史昆便也就說起了正題:“張覺,想不想知道你的革命軍此刻如何了?”

在耶律大石的計劃中,革命軍是要當做吸引天京城火力的“餌軍”,也就是要作為炮灰的。天京城的火力豈是鬧著玩的?想必現在革命軍應當是凶多吉少了吧!想到此處,張覺麵如死灰。

太史昆繼續說道:“張覺,你也不用過於難過,我可以告訴你,現在革命軍的戰士絕大多數仍然活著。但是,也不可過於樂觀,他們現在的狀況,不過也就是活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