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會展中心天台上的一具高倍望遠鏡之後,還有一些人在忙碌著。高麗國曾經的國王與太子——王熙、王伎父子已被帶到。這對和尚打扮的父子誓言旦旦的表明自己並未參加這場叛亂,並且拍著胸脯表示願意拿起刀槍屠殺同胞以表忠心。他們取得了西門慶的信任,於是西門慶便叫他二人從望遠鏡中辨認高麗叛亂者首領的身份。
樸大、李二兩人的身份立刻就被確認了,這兩人在高麗國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瘦高個樸大名為樸智星,是位以寫作民間疾苦為己任的邊塞派詩人;李二名為李東國,曾經考取過武狀元,但是因為當街暴打了意欲強搶民女的官二代被廢黜。這兩位都是被高麗國政府視為眼中釘的公眾人物,王熙當然會認得。但是第三位首領,王熙卻是不認得。
不過年紀輕輕的故太子王伎卻是認識這位三首領,原來這個胖乎乎的三首領經常去寺廟裏祈福禱告,王伎接待的多了,也就多少知道了些他的背景。這個三首領名叫金正……嗯,算了,還是叫金三順好了。這個金三順在高麗國的時候,便是個及其困苦的人家,而到了天京城之後,他的職業也是最壞的——他負責清掃工業區裏牲口糞便。他的老婆娶來的時候就是個小兒麻痹症患者,基本沒有勞動能力不說還經常生病。而他唯一的女兒非常厭惡這個貧窮且終日彌漫著藥湯與糞便的家庭,她想過上風光的生活卻沒有那樣的能力,眼下也隻好在風月場所做三陪,賺取來令人羨慕的錢財好購買各種炫目的商品。遭受了這麼多的磨難,金三順卻仍舊堅持幫助別人,這也許就是他能夠躋身於首領的原因。
西門慶、段景住帶著這些情報,飛快的趕到了朱大貴身邊。三個人努力的進入“我是太史昆!”這種神奇的狀態,用昆哥的思路分析情報,並迅速的找到了解決辦法——分化三位首領,讓高麗人內訌。
朱大貴命令士兵們原地待命,他本人則是與西門慶、段景住一同上前幾步,迎上了高麗人的三個首領。朱大貴表示,既然雙方各有三名首領,那不如先分成三對,兩兩單獨會談一下了解情況,然後雙方各自統一意見後,再聚到一起談判。樸、李、金三位首領對於這種談判方式感到暈頭轉向,根本搞不清楚這樣談判的意義,不過正是因為他們搞不懂,所以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所以也隻好隨便大貴擺弄了。
於是乎,朱大貴邀請金三順作為會談對象,並將他附近的一間茶葉店內品茶。而樸大、李二兩個,則是隨著西門慶、段景住去了。
茶葉店的主人應當是匆匆忙忙去海港了,以至於連店門都忘了關,恰好方便了朱大貴“征用”此地。茶葉店裏從來不缺少茶具與好水,當然更不會缺少好茶與茶點。幾個精致的小碟子盛放著幹果、酥餅、雲糕、飴糖,上好的紫砂泥壺中則是溢出了六安瓜片兒的清香。
朱大貴食指、拇指按住杯沿,中指頂住杯底,將茶盞輕巧托起,正是上流社會中較為典雅的“三龍護鼎”托盞手法。他淺啜一口,眉頭微皺,吟道:“淺了,淺了。瓜片兒麼,須得穀雨摘下來葉片兒的味道才稱得上清高二字,這盞裏的茶葉片兒,早了三天呢!金老哥,你說呢?”
金三順活了這把年紀還是頭一次用茶盞喝茶呢,他說個匹啊他!如今在他的眼中,看到的朱大貴是目如朗星麵如碧玉,儀表堂堂風姿卓越,與傳說中那個酒囊飯袋小白臉有著天壤之別。坐在朱大貴跟前,金三順覺得自己可恥的自卑了。
朱大貴放下茶盞,露出雍容華貴的淺笑,道:“詩人、俠客,隻是活在百姓心目中的。他們能贏得百姓的尊重,卻不一定真正能明白百姓需要什麼。但是你不同,你出身苦寒,你的生活就是大多數人的生活,所以你的想法才是我最想了解的。”
莫名奇妙的,金三順覺出了一絲飄飄然。與金大、李二站在一起的時候,金三順的內心世界一直是充滿畏懼與卑恭的。而聽了大貴這一番話後,他頭一次有了種坦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