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0章 一百一十二 第三種傭兵(2 / 2)

“哇哦!蜀黍你好厲害哦!”趙桃眼睛裏閃爍著小星星,讚歎道:“從前桃桃聽人說,‘太史昆這鳥人幹什麼事兒都憑著一張鳥嘴!’以前桃桃還不信這句話,現在桃桃算是見識了!”

“……”

按照一個流行的說法,傭兵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傭兵總是隨身帶著女友的畫像,他們一般穿著“草莽”係列的軍品服飾,閑暇的時候去快活林玩幾把,而出任務的時候,則是按照傭兵訓練營教授的標準來裝備與使用武器。

第二種傭兵總隨身帶著經過藝術渲染的自畫像,他們喜歡士子打扮,即便是穿著重甲也要在領口係一條斑斕的絲帶。閑暇的時候,他們喜歡去青樓吟詩給妞們聽,而出任務的時候,他們是一定要在彈藥袋上插一支玉簫,或是掛一把古箏。

而第三種傭兵……傳說他們總是隨身帶著昆哥的畫像——當然,那隻是**的封麵。他們冬天光著膀子穿皮坎肩,夏天光著膀子不穿皮坎肩——當然,這是為了展示他們的紋身,帶有昆哥腦袋抽象畫標示的紋身。閑暇的時候,他們幫農場拾糞,還攙著老太太過馬路,當他們出任務戰鬥的時候……這幫家夥拆下馬車的減震簧彈射手雷,這幫家夥還直接將火龍出水發射架抗在肩膀上。

不過,往往改變世界的正是第三種人。正是他們的行為告訴了武器設計師們:多麼玩命的武器也有人敢用,設計師們不敢用肩膀發射火龍出水,可不代表第三種傭兵不敢。

於是,類似於現代的火箭筒與榴彈發射器應運而生,再加上超長膛線、射程達到九百五十步、幾乎與現代狙擊步槍相媲美的超長筒火銃問世,傭兵們的單兵作戰能力已是超乎想象的強悍。

當太史昆在神秘的機關陣中探索的同時,一場席卷著整個北方的大浩劫也緩緩開啟了。在大同平原上,已經聚集了超過八十萬的戰士,這種規模的戰役,在整個人類曆史上都是罕見的。擁有超強單兵戰鬥力的傭兵迅速分布到大同平原每一個角落中去,零星的戰鬥已經打響。

當然,也有大手筆的重頭戲。這一幕戲劇的悲情角色,不幸落到吐蕃人的頭上。

按照耶律大石布置的作戰任務,沒藏多勃奈手下的七萬吐蕃聯軍要運動到龍首山與恒山的斷口地帶,對渾源城中的麒麟軍形成包夾之勢,而與此同時,大宋太原方麵禁軍與十萬革命軍一同,會首先對渾源城發起攻擊——當然,大石的本意是令革命軍去消耗麒麟軍的彈藥。

但是大石並沒有給各個軍團之間設立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也就是說,沒藏多勃奈與大宋太原禁軍之間幾乎沒有聯係。他萬萬想不到,早在昨天渾源城的城池上方就打出了趙佶的旗幟,趙佶的身份就算不是大宋的皇帝,那也是太上皇,大宋的禁軍有天大的膽子,吃了天大的賄賂,也萬萬不敢在太上皇頭上動土,因而大宋的軍隊早在昨日下午便退到了滹沱河南岸。也就是說,在應州到渾源城的這一段戰線中,除了七萬吐蕃聯軍便再也沒有其餘的友軍,所以,吐蕃人成為首個戰爭的犧牲品乃是情理之中。

吐蕃人早晨從應州出發,當他們的大隊通過龍首山山隘時,他們的後路就被至少二十個以上的傭兵團截斷了。更可怕的是,鐵甲威龍陸行船也在傭兵們的戰鬥序列中。吐蕃人後陣的三四萬兵都是來自邏些、匹播等地的奴隸兵,他們本來就沒有什麼鬥誌,並且極其容易受到驚嚇。轟鳴的火炮使得吐蕃人的後陣不戰自亂,連帶著軍紀素來嚴明的前陣都衝垮了。

無奈之下的沒藏多勃奈倒也一度下令攻擊渾源城,畢竟後有追兵前有強敵的形勢有可能激勵出“背水一戰”這種大招。可惜莫要說渾源城的城門了,僅僅是渾源城前用鐵絲和壕溝布置的“陣地工事”就不費吹灰之力的幹掉了沒藏多勃奈兩萬多主力。在這種前後包夾的戰鬥中,晌午過了不久,吐蕃人已經扔下了接近五萬具屍體。沒辦法,在吐蕃的部落戰爭中是不允許投降的,被俘的人往往會被酷刑處死,邏些、匹播的吐蕃人對於大山外麵的世界幾乎一無所知,他們對於天京城優待俘虜的政策根本聞所未聞。所以吐蕃士兵寧肯自盡,也不願意落在敵人的手中。

到了太陽落山的時分,也就是太史昆一張嘴說死人家祝彪的這個檔口,沒藏多勃奈被最後三千親兵簇擁著,逃入了恒山之中。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這座山是大名鼎鼎的“恒山劍派傭兵團”的老窩,而打著五台山旗號的“清涼寺傭兵團”“龍泉寺傭兵團”等業界大拿,好似也是從這條路上駐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