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1章 五十三 英雄驕奢(2 / 2)

“不廢立趙似,趙佶便是太上皇了。”太史昆道:“你們想要回西北回去便是了,請一位太上皇跟著做什麼?”

“這……唉!”種師閔歎息道:“不瞞城主大人說,我們西北軍……已經回不去西北了!”

看了看太史昆鐵板一塊沒有任何求知欲望的麵孔,種師閔隻好自顧自的說道:“那章惇來到軍營展示的不僅僅是一紙詔書,還有一份來自夏國的稱臣納貢的書柬。章惇說既然宋夏兩國已經和好,那麼耗費如此巨額的軍費養西北軍已沒有必要。因而,他要求西北軍立刻解除武裝,令七分的士兵解甲歸田,其餘人等就地整編,分散到東、北、南等邊境輪守。

其中,折家兄弟被分配到廣州,守衛市舶司;王厚被分配到梓州,防衛吐蕃人;劉家父子被分配到保定軍,防衛遼國;而家兄本人,則是被任命為兵部侍郎,被勒令解除武裝,即刻進京赴任。如此一來,西北軍四分五裂,便再也不成氣候!”

太史昆幽幽說道:“不成氣候就對了!放著邊軍成了氣候不管,才是朝廷失職呢。”

種師閔聽了太史昆這話心裏壓抑,卻也無可爭辯,隻是繼續著往下說道:“太史城主請思索,哪有當皇帝的隨隨便便就將皇位讓人的?即便是詔書由皇帝親筆書寫,也不敢保證是不是在奸人脅迫下寫就的。

因而,若是西北軍就地解除武裝聽從號令,萬一此次皇位更替是奸邪所致,天下卻也失去了扶君除奸的力量;但若是西北軍不聽從命令解除武裝,怕是立刻就會被冠以奸黨的名聲。家兄處於這種環境下,真是左右為難,幸而這時候武柏帶來了皇帝竟是被女真韃虜擄走的消息,因而我西北軍以救回皇帝的名義,暫不聽從解除武裝的命令,一路北追,直到在黃河南岸紮營,暫時逃避了這次選擇。

不過,該選擇的,遲早還是要選擇,家兄覺得,既然我們西北軍無法抉擇自己的命運,就幹脆將選擇的權利交給我們效忠的皇帝陛下。我們西北軍請回皇帝,實則也是想尋找一個主心骨。還請太史城主,給我們西北軍一個麵見聖上的機會。”

請回聖上的要求,不知不覺已經變成了請求麵見聖上的機會;從恭迎聖上,不知不覺變成了追擊女真人。清君側沒膽量,從君命不甘心,此時太史昆眼中的西北軍,已是一個矛盾重重浮躁無比的危險信號——這種搖擺不定沒有目標的軍事團體一旦產生了萬念俱灰自甘墮落的念頭,那絕對是一場災難。

一個種氏家族,其實還沒有醞釀出可以操縱整個西北軍團的底蘊,如今西北諸將圍繞在種家的左右,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有著武將階級共同的共同的訴求,擁有一個對“重文抑武”製度的不滿,一個想要讓自己發出的聲音更加響亮的機會。一旦西北軍這個團體麵臨著“荼毒中原”、“大逆不道”這等罪名的時候,他們的崩潰是可以預見的。太史昆可以看明白這一點,漩渦中心的種師道更是能夠明白這一點。所以,種師道深知自己需要一個更高的道義支撐,而趙佶,正是這個世上至高的支撐點。

如果是一個從未碰麵的趙佶,甚至是剛剛碰麵的趙佶,種師道他領走了也就領走了。不過,對於一個現在的趙佶,一個處於太史昆戰略規劃核心地位的趙佶,尤其是一個親口喊出昆哥的趙佶,已經不是一個可以讓來讓去的,商品一樣的“物”了。他是一個人,一個天京人,一個自由的、能夠左右自己意願的人。

沉寂了許久的太史昆忽然笑了。他仿佛是想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饒有興趣的說道:“哎,對了,號稱大宋最強橫的武力的十萬西北軍全部都壓到我們天京城的邊境上了?”

種師閔神情一滯,而後肅立挺胸道:“沒錯!”

太史昆眯起眼睛,口氣忽而變得冷酷:“既然如此,我們兩家來一次軍事演習怎麼樣?”

種師閔疑問道:“何謂……軍事演習?”

“軍事演習麼,你西北軍十萬人,我麒麟軍兩萬五千人不是嗎?既然如此,你們出一萬精兵,我出兩千五百猛士,咱們兩家,通常操練一番,比比誰家的兵馬更精銳!若是有勝過我天京城麒麟軍的能耐,我再與你往下談!”話罷,太史昆起身離案,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