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6章 一百二十五 三巨頭(1 / 2)

就在這無計可施之際,英雄出現了。

做英雄的,是“揭陽嶺傭兵團”的一位團副,此人精通水性,還練就了一身至剛至陽的童子功,不畏嚴寒。這位仁兄破開冰麵,竟是從冰下順著桑幹河越過水門,混進了奉義城中。夜半時分,此位仁兄在東城門內側扔下了兩大包炸藥,硬生生炸開了奉義城的大門。數萬革命軍玩命衝鋒,拚了千餘條性命,一鼓作氣衝進了城內。

接下來就是殘忍的巷戰了。城中契丹守軍約有三萬人之眾,而衝進城內的革命軍與傭兵加起來有十餘萬。況且傭兵們各個武藝高強,本就是單挑火並的好手,足可以以一當十。一夜混戰下來,革命軍方麵大獲全勝,三萬契丹兵被殺死了一半,俘虜了一半。革命軍的頭領張覺親手戳死了奉義刺史蕭伶驕,副頭領楊金豹手刃西京道步軍都指揮使耶律恒德。

此一戰過後,契丹人在西京道就隻有大同府這一座孤城了。

這些戰報,給太史昆帶來了不少驚奇。其中“揭陽嶺傭兵團”的名號,他覺得似曾相識。太史昆去傭兵總部找來了這個傭兵團的資料細細翻看,一看之下,竟是看到了許多熟悉的名字。

團長李俊,團副張橫、穆弘,另有小頭領李立、童威、童猛、張順、穆春。這夥人,居然全部是傳說級的好漢。天京城的崛起,使得這些不安分的漢子改變了命運。他們不需要再卑微的活在某位幫派大哥的腳下,而是選擇做了無拘無束的傭兵。

這個雲集了許多好漢的“揭陽傭兵團”有傭兵二百餘人,若說快活林、雪月、太行這三個傭兵團為第一梯隊的話,那麼如今揭陽嶺傭兵團的地位就如同白馬傭兵團一般,在第二梯隊中屬於領銜的。

混江龍、船火兒、浪裏白條,太史昆對於這夥人的外號甚至比名字還要熟悉,依著外號中的意思,似乎航海的生涯更加適合這群漢子。太史昆甚至考慮著,是否要通過摸獎的方式塞給李俊一艘大福船,讓這群漢子有一個出海的機會。

戰報給太史昆的第二個提示,則是奉義城頭上的連擊大床弩與投石機。五百步的打擊範圍相當於一裏之遙,這樣的打擊範圍已經可以對圍城的火炮陣造成威脅。既然奉義城、大同府都有這樣的武器,那麼同為陪都的析津府,也就是幽州當然也會配備這種武器。為麒麟軍的火炮裝配一些防衛措施成了當務之急,太史昆一麵派人將契丹人擁有超遠程武器的消息傳遞給盧俊義,一麵安排科學協會的工匠調集一切力量盡快為火炮鑄造裝甲。

時間飛快流逝,一晃又是幾天過去了。這半年來太史昆已經養出了一個習慣——隻要有空,就將他所掌握的現代的知識與見聞寫下來,放到科學協會的開放圖書館中。他從未在寫下的文書中留下自己的名字,絕大多數的文書都是匿名的,而一少部分則是用筆名發布。

比如在描述蒸汽機的文書中,他留下的筆名是瓦特;在描述慣性的時候,他留下的筆名是牛頓。不管時代怎麼變遷,曾經用智慧改變過世界的人都值得受到尊重。太史昆有信心依靠自己的能力青史留名,而不是借用他人的學說。

又是一夜未眠,直到天色發亮,太史昆才算是丟開了手中的羽毛杆。他的毛筆字一直寫不好,就算勉強書寫,其速度也慢的令人難以忍受,但是一直用木棍什麼的寫字著實別扭,後來他靈機一動,就想起了共產主義先驅們經常使用的羽毛筆來了。

一夜的工夫太史昆寫了厚厚一疊天馬行空的文字,從豆漿機的構造到衛生棉的原理,他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些文字,當然是要送到科學協會的圖書館中去,不過想起科學協會這幾個字,太史昆卻又是一陣頭疼。

讓官員去管理科學家,純粹找罵。讓科學家管理科學家,純粹是為了滋生學術腐敗。讓科學家管理一個工業係統,則純粹是為了製造變態。

有了適合發酵的溫床,誰丫都會變態。這是太史昆寫在日記中的一句話,而目前科學協會內部的情況,無疑印證了這句話的正確性。

什麼樣的環境能被稱之為溫床呢?有人辛苦賺錢供養,有人流血打仗保衛,需要什麼自有人雙手奉上。最妙的是,還有成千上萬名不知拒絕為何物的奴隸便以驅使!這等有需求就能實現的環境,算不算是溫床?試問諸位看官,身處這種環境中,您能不能克製住成為變態的裕望?

可悲的是,科學協會的三巨頭馮則、高大壯、公輸钜正是處於這麼一種環境中,於是乎,三位老哥無可奈何的變態了。

公輸钜一頭鑽進山溝號稱閉關,已經兩個月沒出來了。最令人難堪的是,柳葉兒這丫頭竟然也跟著他進山閉關了。也許把學問人鑽研學問這種事稱之為變態有些過分,所以學問人喜歡吧鑽研學問這種事稱之為攻克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