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3章 一百二十二 兵役(1 / 2)

接管縣衙,本不是一件大事。武清縣的大戶人家全部被驅逐了,因而縣衙內的戶籍與各種文書已經變得不怎麼重要。取得縣衙這一套三進大跨院的控製權,實際上象征意義要遠遠大於實際意義。

正是因為其象征意義的巨大,所以接管縣衙的工作完全是一個展示新政府形象的機會。所以太史昆給出的要求是:拆除縣衙大院的院牆,擴建為縣政府廣場。廣場內建造休閑娛樂設施,務必做到親民。縣衙所有建築物不得設鎖,百姓隨時可以進出。至於百姓可以旁聽審案等政府工作,本就是封建帝王允許的,隻是到了如今的民主社會後不允許百姓旁聽了而已。所以這些個麵子活自是不需要太史昆操心提出了。

所謂清算田產,自是包括了大戶人家逃跑後遺留的所有田地與房產。大戶人家不愧是大戶人家,逃離的人數約占武清縣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留下的土地卻足足是武清縣所有土地的九成有餘。這些田產,在兌現了太史昆許下的每人兩畝三分田、每戶一套房的承諾後,將統一由武清縣衙組織拍賣,所拍的款項,一部分上繳天京城,一部分留作武清縣的發展費用。當然,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絕大部分土地將會被天京城群豪拍得。

安撫民心是個係統的活計,以太史昆的利益出發,安撫民心的目的無非就是要得到民忠,前麵接管縣衙與清算田產都有很大程度是在為此事做準備。

安撫民心如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開倉放糧,武清縣那四座大糧倉內的糧食太史昆已派人查探過,分別是兩倉新糧與兩倉陳糧。如今天京城並不缺糧,因而太史昆決定將兩倉陳糧全數發放給本縣居民,僅留下兩倉新糧預防明年災荒罷了。

除了開倉放糧之外,其他安撫民心的做法就全看新任縣令郭溪的手段了。撫平心靈上的創傷,憑借的就是一張利嘴外加一副憫天憐人的表情,這也就是考究郭溪騙術高低的試金石了。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製定役稅了。而“役稅”二字的重點,乃是一個“役”字。沒錯,對於武清縣的稅收目前太史昆還不怎麼重視,在他的眼中,農戶能夠種出多餘的糧食養活商人、士兵、官員等人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沒有問商人官員收稅補貼農戶就不錯了,就更不要說收取什麼農業稅了。目前武清縣的人口幾乎都可以劃歸到農戶中去,因而最近一段時間武清縣應當不會有什麼賦稅產出。

而這個“役”字就不得了了,此乃太史昆、盧俊義等商量出的一項重要政策。

這個政策,就是麒麟軍擴軍的方法。目前麒麟軍總共有三千人之眾,在裝配上頂尖的火器之後,三千麒麟軍有信心擺平三十倍與自身的敵人。這個世界上能夠操縱十萬人一次性投入一場戰鬥的勢力幾乎是沒有,因而麒麟軍的戰鬥力是有資格可以笑傲天下的。

但是,一支軍隊隻是一支軍隊。麒麟軍的戰鬥力也許可以與尋常十萬大軍畫上一個等號,甚至是超過他們,但如果同時麵對三個以上的戰場,麒麟軍就絕對不如十萬大軍的威力大了。

火器戰鬥的訣竅就在於壓製,而在機槍還沒有出現之前,幾個人想要壓住一條防線幾乎不可能。目前的麒麟軍想要形成一個密集的火力交叉網,所需要的人數是一千人。因而,麒麟軍最多隻可以分成三個分隊進行戰鬥。

隨著天京城的地盤越來越大,麒麟軍總有一天會麵臨顧此失彼的窘境。因而,從現在開始擴大麒麟軍的規模勢在必行。不過,目前麒麟軍的超高軍費使得天京城也不能夠隨心所欲的擴招,作為精兵中的精兵,天京城負擔五千人剛剛好。這也就是說,未來麒麟軍精兵的規模最多擴到五千人左右。

不過哪一個勢力的軍隊也不是全部由精兵組成,軍隊的等級建設本就是選拔人才、培養預備役的必須,因而天京城也想要在精兵之外再布置一些尋常的士兵。

這些士兵當然不能夠享受精兵那種動則年薪千貫的待遇,所以這些士兵的來路最好是服兵役的治下民眾。當然,服役歸服役,士兵的待遇還是比務農做工要好一些的。

如果在大宋的土地上命令民眾服兵役,搞不好是會引發暴動的。因為宋代也許是中華曆史上唯一一個不強製征兵入伍的朝代,唯一一個不需要百姓服兵役,僅僅是依靠職業軍人、雇傭兵與囚犯保家衛國的朝代。不過幸好武清縣是在遼國的土地上,因而兵役的推廣受到的抵製小很多。

本次太史昆的初步目標是在武清縣城鄉共六萬人的人口中,動員一千名自願服兵役的人,以便建設一支二等部隊。然後再在武清縣發動六千民兵,農閑時練習軍事技能。這樣一來,在戰爭到來的時候武清縣就可迅速組成一支七千人的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