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武功,乃是武當陳老祖一脈所傳,一手金刀的功夫爐火純青。他姓方名寶,乃是江南一頂一的好漢。不過他上午被丁豪一拳打歪了鼻子,如今的麵相上卻多了幾分狼狽。
屋子裏人不多,因為能進到“召集令大廳”的傭兵必須是有個團長的身份。除了方寶之外,快活林傭兵團的團長武鬆、白馬傭兵團的團長張宵、公主傭兵團的副團長李巧音、扶風傭兵團的團長柳扶風、雲門傭兵團的團長王清秀等人皆在座。
其中最值得一說的,乃是“太行傭兵團”的團長。太行傭兵團,乃是張覺精選手下將士組成的一支傭兵團,其成員約有五百人,皆為軍中好手。革命軍作戰時,這支傭兵團就是一支精兵,而戰事緩和時,傭兵團就出來為革命軍賺些外快。
此團團長,姓楊名金豹,江湖綽號“小令公”。既然綽號裏有令公二字,那麼其身世也就很明顯了——他乃是大宋開國重臣楊業之後。
大宋太平太久了,作為武人世家楊氏一門傳了四代後,人丁興旺了不少,其祖先的榮光卻慢慢消退。楊家的後人,有的憑著先祖的名聲蔭個小軍官混日子,有的收買田地做個小地主,久而久之楊氏一門的精絕槍法棍法竟是有了失傳之憂。唯有這楊金豹,自由修習自家槍法,立誌要做個收複幽雲十六州的英雄好漢。無奈朝廷與遼國年年進貢,根本不談收複故土之事,楊金豹眼見著已是三十餘歲,大好生命過去了快要一半,打兒時立下的誌願實現起來卻渺無希望。
好在,太行山中的張覺豎起了抗遼大旗,年許時間拚搏下來,居然也是將太行山經營的滴水不漏。楊金豹從張覺身上看到了希望,因而變賣家業,收攏了百十名有誌男兒,奔赴太行山共舉大業。太行山上的男兒漢盡是些窮苦奴隸出身,如今迎來了這麼一位武藝過人的開國名將之後,豈有不重用之理?於是乎,楊金豹穩坐太行山革命軍第二把交椅,並且成為了“太行傭兵團”的團長。
雖然大廳內聚集的好漢不算多,但他們所代表的,卻是整整一千八百名傭兵。眾團長見到太史昆推門而入,紛紛起身迎接。
寒暄過後,太史昆朗聲道:“在座諸位,乃是傭兵中的佼佼者,咱們能坐在一起不容易,因而在討論這次任務之前,我想先與諸位談談傭兵這個行業。”
眾團長危襟正坐,做出洗耳恭聽之勢。
太史昆道:“諸位中,可有翩翩君子乎?”
江南才俊柳扶風微微一笑,道:“不知在太史城主的心目中,什麼才是君子呢?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智勇兩點,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其中佼佼者,但這個仁字麼,哈哈,很難說。”
雪月傭兵團團長方寶接口道:“正所謂‘慈不掌兵’,我不否認我手下的傭兵中有些個心腸軟的,但我想我們這些做團長的,心狠手辣是免不了的。”
楊金豹道:“沒錯。心狠手辣四個字,不僅對人,還要對己。咱們手下都是驍勇男兒,做的都是刀頭舔血的事業。若不是賞得狠、罰得狠,怎能服眾?”
“很好很好!”太史昆道:“咱們再換個話題,說說天下。渺無影蹤的黃金仙洲這等傳奇之地暫且不談,咱們單說說人口稠密的地處。從咱們大宋往四周圍看看,往東看,有高麗國、日本國這些小國家;往北,有遼國、夏國、西州回鶻;往南,有越李朝、蒲甘大理;往西,有吐蕃、回迄、黑汗、天竺、塞爾柱。你們說,這個天下是不是很大?”
團長們都是有見識的人,他們飲過葡萄美酒、起過大宛馬,他們甚至親眼見過金發碧眼的胡姬,他們當然知道這個天下很大。特別是方寶這等出過海的,甚至親自見過那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南海番人土著。
太史昆又道:“當然,這還隻是離咱們近的。再往西走,還有許多奇妙的國度。有哈裏發國,有法蒂瑪國,有濟爾國,有拜占庭國,還有共遵一位皇帝的意大利國,勃艮第國、日耳曼國,等等等等;而再往南走,也有諸如泥渤、麻逸等小國。這些國家,你們可曾聽說過?”
眾團長聞言,有的驚奇萬分,有的則是著實欽佩太史昆的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