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太史昆撓了撓頭,苦笑道:“該怎麼做,我還沒想呢!”
“沒想!”盧俊義亦是苦笑一聲,道:“賢弟啊賢弟,你還沒想到如何去做,怎的就先誇下海口了呢!”
“盧兄別惱,我這就想,這就想!”太史昆轉而向高大壯問道:“高先生,不知如今把持夏國朝政的,都是哪些人物?”
高大壯道:“夏國朝政,卻是被些個大貴族把持的。除了梁式與皇族嵬名氏外,還有仁多、野利、沒藏、米擒四大貴族。另外,像是拓跋、大賀、頗超、西壁、獨孤、赫連等家族,實力亦不可小視。夏國諸多官員皆是出於這些貴族。”
太史昆默默點頭,又是問道:“那如今夏國軍隊都掌握在何人手中呢?”
高大壯道:“四大貴族之所以稱之四大貴族,是因為他們手中有擁有重兵,因而才比其他貴族高出一頭。
如今仁多氏勢頭最猛,其族長仁多保忠乃是梁氏最堅定的支持者。他擁兵十萬,鎮守夏國都城興慶府。
沒藏氏在六十餘年前也出過一位攝政的太後,梁氏的發家,與這位沒藏氏的太後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因而兩族向來交好。如今沒藏氏擁兵三萬,鎮守夏國與吐蕃諸部的邊界。
野利一族乃軍中世家,其先祖有數位夏國開國大將。如今野利氏擁兵三萬,鎮守夏、遼邊境。
剩下那個米擒氏族中並無多少兵馬,之所以能夠躋身四大貴族,多半還是因為其控製著夏國大多數鐵礦、鹽礦,家族中廣有錢財所致。
夏國最後一位統軍大將乃是坐擁五萬兵馬、鎮守宋夏邊境的嵬名阿吳。這個嵬名阿吳雖是皇族中人,但因其自幼在梁氏家族中成長,恐怕四位大將中還得數他對梁氏最為忠心!”
聽罷,太史昆詢問道:“這麼多貴族中,有哪個是支持嵬名皇族的呢?”
高大壯聳聳肩膀,道:“自然是一個也沒有!那梁氏當權,怎會讓支持皇族的貴族活下去呢?”
“一個也沒有!”太史昆拍額道:“這個梁氏到底用了些什麼手段,竟然讓這些貴族俯首稱臣?”
“一方麵,梁氏掌權六十餘載,這些家族的權貴們都是梁氏自幼培養起來的,因而對梁氏忠心。另一方麵麼,”高大壯答道:“梁氏有一支梁家軍,一座梁園。”
“哦?”太史昆道:“此梁家軍與梁園有何奇妙之處?”
高大壯道:“梁家軍是一支萬人規模的精兵,尤其是軍中三千‘鐵鷂子’重裝馬軍,更是精銳中的精銳。不過這支梁家軍從來不參與夏國對外戰爭,隻是負責鏟除國內的異己。其駐地位於興慶府城東五裏,要想滅興慶府內哪家貴族的宅院隻是片刻的事,所以夏國諸貴族對這支梁家軍都頗為諱忌。
至於梁園,則是一座學府,坐落於興慶府城北三裏唐湖之畔。此學府由梁氏所建,凡夏國貴族的子弟,須在此學府內修習十年才可。依我看來,這些貴族子弟名為弟子,實則‘質子’。不過呢,此學府內美女醇酒博彩戲藝應有盡有,是個聲色犬馬的地所,因而夏國貴族子弟倒是非常向往這個梁園。若是哪個子弟未能到梁園求過學,反而會被人瞧不起。當然,此園少不了也要對這些子弟灌輸些終於梁氏的思想,正可謂一舉兩得。”
“如此說來,梁氏還果真將夏國經營的鐵桶一座啊!”太史昆歎息道:“偌大一個夏國,難道就沒有忠於嵬名皇族的人了麼?”
“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嘛!”高大壯道:“由於梁氏殘暴,因而夏國百姓倒是非常期盼文雅賢良的小皇帝快快親政,如此說來,那李乾順還是有些民心的!”
太史昆一拍大腿,苦惱道:“百姓……夏國的男人好像都快要死光了吧!估計那些沒死的男人,應該也都被編入夏國的軍隊了吧!”
“也有終於皇室的軍隊呀!”冷不丁,一旁觀看情報的扈青青卻是揚著一疊情報開了口:“我剛剛看到這一段呢!夏國還有三千忠於皇室、由嵬名族族人組成的親衛隊呢!”
“本家的親衛隊!一聽這名字就相當的忠誠啊!”太史昆喜道:“這支軍隊,應當駐守在皇宮內吧!”
“呃,這倒不是!”扈青青吐了吐舌頭,道:“這支衛隊目前負責看守皇陵,離著興慶府還有五十裏路呢!據這份情報講,貌似親衛隊常年得不到軍餉,還四處劫掠老百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