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七月份最後一天的宗師比武是一件可以記入史冊的事件,不過應當記入史冊的並不是比武本身,而是發生在布政司二樓小花廳內的一段對話。對話的雙方,乃是太史昆與趙佶。
觀看宗師比武最佳的位置,當屬正對著市政廣場的布政司大樓,而布政司大樓內最佳的觀戰位置,當然是樓頂的玻璃穹頂。那一天,被邀請到穹頂大廳觀看比武的嘉賓足足有三百位,他們大多數都是默默奉獻在江湖背後的村莊街道啟蒙武師,但其中也有一位身份非常特殊的人物。
他是一位官員,說起他的品秩,不過是個六品的地方團練使。但是說起他的地位,卻是如今在開封府中炙手可熱的實權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宗澤,他此番來到天京城的目的,是為了親手給太史昆送上一封信……或者,可以說是一封聖旨。
接到這份來自開封府的聖旨後,太史昆就悄悄的叫上趙佶,來到了位於布政司二樓角落裏的小花廳中。在這裏,他們共同閱讀了這封趙似的親筆信。
“南北分立?”趙佶扔掉信件,道:“以黃河為界,河北為北宋,河南為南宋?我與他,為兄弟之君?”
太史昆啞然失笑,道:“方才宗澤還說,如果對信內的地域劃分有異議的話,還可以進一步商量。估計你想要以淮河為界,他也會答應的。”
“開玩笑!”趙佶有些氣憤的說道:“若是趙家的列祖列宗泉下有知,豈不是要被氣死?分裂國土,對於趙氏一族來說半點好處也沒有!他寫這封信完全是出自他手下那些不甘失勢的臣子的意願,估計宗族裏的長老們根本就不知情。”
太史昆道:“趙似曾經被耶律大石控製,導致開封府被女真人攻破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大宋,所以,他目前的聲譽簡直就是負數;而你呢,剛剛降服了百年強敵契丹人,聲望大振。如今他又有了分裂國土的想法,估計連趙氏宗族的所有皇室成員都會鄙夷他的,也即是說,現在隻有幾個元祐黨徒當他是救命稻草不肯放手了。”
趙佶淡淡說道:“你的意思是,我現在可以回開封奪回皇位了?”
太史昆道:“非也!皇位是你自願讓給他的,即便趙似很不適合做皇帝,你奪回皇位也會留下出爾反爾的壞名聲。再者,若是回京奪位,必定要帶領軍隊,而我認為,大宋的軍隊不應該將矛頭指向大宋。”
趙佶皺眉道:“那我該怎麼辦?”
太史昆道:“你可以用一個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拿回皇位啊!比如說……你聽聽窗外人們興奮的呼喊聲,如果你和趙似比武奪天下……”
“少來!”趙佶一個激靈跳了起來,道:“我才不幹這種傻事呢!”
太史昆嬉笑道:“為什麼不?難道你不覺得萬眾矚目下的艾虎和周侗很威風嗎?”
“我不是說上台表演傻,其實皇帝的人生,不就是一幕一幕的戲劇嗎?我說的是,和趙似打架太傻了。”趙佶聳了聳肩膀,道:“這小子是個玩編鍾的主兒!知道‘編鍾’這種樂器嗎?一百多個大小不一的洪鍾一字排開幾十丈,演奏者手提兩根三十餘斤的熟銅棍棒,來回飛奔著敲鍾!”
太史昆同樣聳聳肩膀,道:“玩樂器與比武有什麼關係呢?”
“演奏一首古曲,要曆時半個時辰,共計敲擊三千六百下,奔跑二十餘裏!昆哥,你想想看吧,這得需要多大的體力!”趙佶抓著頭發嚷嚷道:“你是不知道啊,趙似這小子看起來蔫了吧唧的,可是一剝褂子,渾身的肌肉疙瘩!昆哥,不是你兄弟我自己看不起自己,但是……實力擺在那裏了,我這個畫畫的碰上他個敲鍾的,三秒鍾被搞定啊!”
“兄弟,你就是自己把自己看扁了!在我眼中,你蹴鞠的動作輕盈靈巧,稍加改進就是一套神功啊!”太史昆道:“老弟!咱們天京城有的是頂尖武學大師,還有各種各樣的傭兵訓練基地,我敢保證,絕對可以將你打造成為一個速成高手的!”
“呼!若是不選擇一個趙似有信心的方式,他這個膽小鬼怎麼可能同意比鬥呢?”趙佶攥起拳頭迎風揮舞幾下,道:“我相信,隻要我肯努力,一定能夠勝過他的!好吧,我答應與他比武賭天下!”
……………………
就當人們以為艾虎、周侗的宗師之戰會是數十年內無法被超越的一場比武時,就當人們以為艾虎、周侗的宗師之戰會為武林大會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時,一條如同驚天霹靂的官方告示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