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7章 一百二十二 嚐試痛苦,才能理解痛苦(1 / 2)

鎮州,又名可敦城,用現代的說法來形容,它位於烏蘭巴托西二百公裏處。

這是一座距離天京城整整兩千五百裏遠的城市,遼國西北路招討司就坐落於此。它是一座標準的軍事城市,高達五丈的城牆將這座城市牢牢護衛,延伸出二百五十裏遠的烽火哨台可以提前一天預警到敵情。在它的東西兩側,還有維州、防州兩座軍鎮拱衛,無論誰想要包圍鎮州,就勢必要受到另外兩座軍鎮的攻擊。

在大草原上建設這麼一座雄城當然是困難重重,不過與這座雄城起到的作用來看,再大的困難也是值得的。在契丹人成為草原之主之前,草原上最強大的民族是回鶻人,而回鶻人的老巢,正是如今鎮州城坐落的這片土地。巍峨的要塞上飄揚著契丹人的白馬青牛旗幟,與其相比,回鶻人的王城阻卜大王府顯得如此卑微。

當然,這片土地上還有許多其他的部落,像是烏古、迪烈、當然更多的是蒙古人的前身室韋諸部。契丹人用一座要塞,硬生生的威懾住周圍幾十萬平方公裏的遼闊領地。

貝加爾湖的數條支流流經此地,黑龍江、克魯倫河的源頭亦在此處。這兒水草豐美,素來出產最好的馬匹與最英勇的騎士。從耶律乙辛剛剛做上南院樞密使的時期,他就將西北路招討司作為自家的後院來經營,發展至此,這片土地已在乙辛、大石兩代人的手中五十年之久了。相比起正統皇權所在、聲色犬馬的臨潢府,鎮州這五十年來一直是作為一個野心家的軍事基地來經營的,在這座城市中,傳統的牧民與行商的影蹤幾乎都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軍人。

作為頭號大敵的天京城當然了解鎮州的情況,因而一路上武鬆的心中多少有些忐忑。兩千五百裏路,武鬆與五千健兒隻用了七天就走完,這多少說明了一個問題——這支軍隊不可能攜帶過多的輜重。

天京城賴以成名的火炮武鬆一門也沒有帶,像是火龍出水這等武器武鬆也隻是攜帶了些肩扛型的MINI版。每個人,隻攜帶了一千發子彈,如果用連射火銃來發射,一千發子彈不過隻能維持一盞茶時分的火力壓製。雖然一路上有許多天京城開辦的“超市”作為補給點,可是“超市”裏暗藏的那點存貨分配到五千人的手中,隻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五千人,分成五十個百人隊,像蝗蟲一樣從草原上一路掠奪而過。他們不會去殺害牧民的性命,卻將牧民的帳篷燒掉,將牧民飼養的牲畜無論大小一並屠宰掉。經曆過這等磨難的牧民再也無法給前線輸送戰爭物資,他們除了跋涉到天京城去做苦工再也沒有其他的活路。

這就是戰爭,遊牧民族來到漢人的腹地後會做的事情,漢人去到遊牧民族的腹地也必須去做。沒有體會到戰爭帶來的痛苦,侵略者們下意識的會享受侵略帶來的快意。隻有讓侵略者們對戰爭恐懼,才會有暫時的和平出現。

按照之前的部署,武鬆所做的應當是“偷襲”,但他卻不這麼想。出去十萬革命軍不算,大同戰場上有七十萬敵軍,這即便是在整個曆史中,也是罕見的兵力。在以往的戰爭中,漢人軍隊向來是以多打少才堪堪保持住與遊牧民族的平衡,而此時的敵我比例,居然是七十萬筆五萬,漢人僅僅有五萬人。武鬆明白五萬人麵對七十萬人將會有多麼大的壓力,因而武鬆在行軍過程中一直是大張旗鼓,他試圖將大同戰場上的敵軍吸引回來,為戰友們減少些壓力。

武鬆沒有隱藏自己的行蹤,那麼鎮州當然會提前做好準備。當武鬆的軍隊繞過烏孤山之後,沿著土兀刺河設立的烽火台便連貫著冒出了狼煙。在武鬆還距離鎮州城二百裏遠的時候,鎮州城就已經收到了警報。

武鬆早就做好了一係列的部署,在他的戰鬥計劃中,不會一開始就攻擊鎮州城的。他準備先拿下位於鎮州城東南四十裏的防州城,而後他會將防州城內的契丹人押在陣前作為人盾,利用他們去進攻鎮州。沒錯,這是反麵人物才會用的手段,可是在戰爭中,哪一方沒有扮演過反麵角色呢?四八年長春幾十萬冤魂,人們僅僅用了多長時間就將其忘卻?

不過,武鬆他還是失算了。當他到達防州的時候,他發現敵人早就識破了他的伎倆。此言怎講?因為,防州早已是空城一座。不甘心的武鬆轉戰鎮州城西二十五裏的維州城,卻發現這裏亦是人去城空。

這個時候,武鬆接待了幾個求訪者。那是幾名回鶻人老者,他們自稱是回鶻王族藥羅葛氏的後代,他們還自稱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反抗契丹人的統治。老者們告訴了武鬆一個情報:這裏,已經沒有戰士了,而且戰士們即便是聽說了鎮州被攻擊的消息,也不會再趕回來的。因為戰士們在出征之前就得到了這樣的封賞——他們會在漢人的土地上做官,做縣老爺、做大財主,他們已經沒有必要再回到這片貧瘠的草原上了。如今的鎮州,就隻剩下契丹人名義上的皇帝與一些婦孺了,當遠方的戰士勝利後,他們也將去漢人的土地上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