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3章 八 女間諜(1 / 2)

先要讓天京城的軍民由衷熱愛天京城,那麼最起碼要讓他們過上比從前富庶的生活,從這一點上來說,大鍋飯的體製似乎能夠達到要求。但是想要讓天京城的軍民對天京城的熱愛達到甘灑熱血的程度,最起碼還要保證軍民們在天京城擁有一份產業,擁有值得拚命保護的財產。太史昆免費給市民們分發房產的舉動與此不無關係,但是僅僅一套房產好像還不足以讓市民們擁有“甘灑熱血”的信念。

想要達到這種程度,太史昆認為最起碼得擁有一個小企業、甚至是一點小股份才好。一個家庭小企業,足夠令一個家族的人拚命保護天京城的安危。有一百個小企業,就有五百個男人拚命保衛天京城,如果有一千的小企業,就會有五千名最堅定的天京城支持者。對於熱武器看門的天京城來說,五千個忠貞的戰士足夠了!因而,天京城需要一批離開天京城就一無所有的小企業主。況且天京城需要多元化的產業,需要新的賦稅點,需要更多的就業機會,需要更加繁榮的市場,因而,早在天京城初創之際,太史昆就下定了扶持市民創業的決心。

話說在太史昆的支持下,天京城逐漸就有了許多個小作坊,小商號,而對於開創之初百業待興且人均收入冠絕大宋的天京城來說,幾乎什麼商品都可以迅速傾銷一空。又過了沒多久,成功者開始出現了。而作為天京城草根階級的第一位成功者,他的成功秘訣恰恰就是生產線。

劉洪明,真定府人,最初三十名麒麟衛之一,金陂關一役不幸為流矢所傷,殘疾退役。後,擔任司夷官,管理著兩萬名高麗國苦工,亦可謂是權重。不過,他卻不喜歡這份狐假虎威的工作,他認為高麗人之所以怕他,是因為他背後的天京城,而不是他本人的魅力。因而,他毅然辭職下海。

劉洪明的另一個身份,是真定府肉食品加工老字號“香衝冠”的老掌櫃二房姨太太的次子的第四個庶子。這麼繞的關係,繼承家業他是甭想了,但這並不妨礙他自幼就學得了一手頂尖的灌製香腸技術。

最初,他隻是與剛過門的膠東媳婦一起,申請了兩名高麗苦工的名額,弄了個家庭作坊灌腸來賣;繼而租門頭,開設專賣,雇工超過十人;再然後增開分號一處,屠宰場一座,雇工達七十人。再然後,遭到太史昆視察,昆哥含腸大悅,賜字“京味齋”,並親筆題畫絞肉機原理圖一副,且支招:紅綢為表,竹匣為內,荷葉為襯,肉腸為瓤。

昆哥賜字,豈是鬧著玩的?第二天,京味齋肉腸被列為軍需品,接到一萬兩千貫特大軍購訂單!且包裝大法一經祭出,京味齋肉腸禮品包立刻成為天京城走親訪友回老家時必備的土特產品!最重要的是,一台最簡陋的絞肉機,也頂得上十名紅案師傅!劉洪明意識到了機械的威力!

托了三層關係,劉洪明終於宴請到馮則。提出懇求後,僅七天,科學協會就為他設計出一套生產線。這條生產線神奇無比,從這一頭塞進活豬去,另一端就生產出灌製熏蒸完畢的肉腸!然後再由工人們晾曬包裝就成為可以銷售的商品了!整條生產線日加工能力兩萬三千斤,足足抵得過四百名技術高超的師傅!而生產線所需要的,僅僅是十頭提供動力的黃牛與幾個轟趕生豬的傻小子!

而後,京味齋迅速與寶仁號成為合作夥伴!借著寶仁號的銷售網絡,京味齋肉腸迅速被銷往大宋各地。親愛的讀者們啊!那個時代的物流跟今天沒法比啊!幾乎任何一點新奇的產品出現在幾乎萬年不變的郡縣市場中,都會引來無數驚訝的目光,引發萬人空巷的搶購!問一問你們的父輩!改革開放的初期是不是醬紫!1980年山東省賣個假冒的天津包子就會出現這樣的搶購狂潮,那1103年福建路出現了神秘莫測的天京城,存在江湖傳聞中的天京城的肉製品,你們猜會怎麼樣?

答案很簡單!劉洪明成功了!每斤肉腸他賺取十文錢,一條生產線一天他純盈利二十六萬文錢!這樣的生產線,他已經擁有十二條!他的目標是——壟斷整個大宋的肉腸生意!

一個成功的案例,可以令有識之士學到許多!有人認為劉洪明的成功在於醃製肉餡的技術,有人認為劉洪明的成功在於太史昆的題詞。有人認為劉洪明的成功在於與寶仁號的合作,還有人認為,劉洪明的成功在於強大到逆天的生產力,這一部分人,已經漸漸意識到了什麼叫做傾銷。不管天京城新興的商人階級在劉洪明的成功案例中最終學到了什麼,有一點卻是無法否認的——馮則老先生的酒場應酬日程表已經安排到明年了。有了生產線就能發財,已經成為了商業界地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