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眨眼就過,這日清晨,太史昆召集人馬,如此這般做了許多吩咐,當下眾軍士飽餐一頓,三千人馬傾巢而出,去滹沱河邊決戰。
李天霸早已在河邊擺好了架勢。隻見李天霸陣中立了一杆大旗,上書“羅刹堡堡主撼天金剛李天霸”,大旗旁立了三杆小旗,分別是“鐵甲馬阿裏奇”、“一點星田山勇”、“鐵膽豹鈕文忠”。
旗下,呼啦啦圍了數千兵丁。羅刹堡在耶律大石手下可是掛著平南先鋒旗號的,因而羅刹堡的小嘍囉們平日裏都是當做正規軍訓練的。不過說實在的,李天霸這幾個人也沒上過什麼軍校,這個正規軍怎麼個練法他們也不清楚。好在羅刹堡裏有個“勝孫武”柳文誌,這丫熟讀了幾本兵書,到最後竟然真的被他慘透了不少上古陣法,於是乎,布上古陣法就成了羅刹堡眾嘍羅每天必練的功課。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羅刹堡嘍囉們苦練的諸般陣法,在今天終於派上了用場。
隻見:當前一排,乃是阿裏奇帳下三百騎兵,三百騎兵一字擺開,正是用的“一字長蛇陣”。
隨後數排,乃是鈕文忠帳下一千步軍。一千步軍分成了九個梭形,正是用的“飛魚九鼎陣”。
中間數排,乃是李天霸帳下兩千親兵。兩千親兵分了七組,將李天霸拱衛其中,正是用的“天罡北鬥陣”。
押後數排,乃是田山勇帳下一千弩兵。一千弩兵星星點點散開了一大片,正是用的“天風銀雨陣”。
縱觀羅刹堡眾賊,個個穿得都是大宋禁軍戰袍,人人手中拿的是大宋禁軍製式兵刃,竟是比真定府城中的正規軍還要正規。
再看太史昆這邊的架勢。太史昆陣中也是立了一杆大旗,上書“殿前司都太尉高俅”。大旗下麵,是一輛古樸典雅的周式戰車,太史昆站於車上,當真是玉樹臨風,風流倜儻。
大旗旁也是立了三杆小旗,左一麵,上書“延安經略安撫司花蟒營指揮使王進”;右一麵,上書“真定經略安撫司忠勇營指揮使孫德旺”,當中一麵,上麵寫的字那叫一個多!隻見上麵寫著“八十萬禁軍教頭侍衛親軍步軍司屯戍大茂山石溪穀禁軍左軍都指揮使武節郎金槍將徐寧”。
原來太史昆軍中隻有這幾個人是有朝廷官職在身的,因而隻立了這幾麵旗幟。隻是徐寧此人素愛顯擺,所以唯獨他的旗幟上麵字最多。
太史昆的軍陣卻是沒有什麼名稱,而且他的主陣隻是由五六百人組成的。
隻見他陣中當前是一排厚重的大盾,持盾者皆為身著歩人甲的壯漢。盾兵後麵跟了兩排長槍手,寒光閃爍的槍尖自盾兵的縫隙中探出,直指前方。這一夥,乃是花蟒營的兄弟。
中間,是一夥手持大斧大錘的光膀子大漢,這群漢子個個肌肉虯紮,配上重武器後講究的正是“一力降十會”的法門。這一夥,是太史昆從鄉兵中精選出來的精壯。
後陣是二百弓箭手,這當然是白馬營的一眾獵戶了。
主陣兩側,是一千餘鄉兵,這些鄉兵也沒擺什麼陣勢,手中的兵刃更是五花八門的,看起來真個像是一群烏合之眾。
至於孫德旺手下的六百騎兵,則是遠遠地吊在一旁,跟個看熱鬧的差不多。
李天霸看了太史昆的陣勢,從鼻孔裏不屑的哼了一聲。他環視身旁一眾頭目,道:“諸位兄弟誰先去打第一陣?”
隻見阿裏奇身旁的一條大漢排眾而出,拱手道:“某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