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四十九 滔天血債(1 / 2)

【有句話是一山容不得二虎,還有句話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再有句話是先下手為強,最後一句話是斬草要除根。這幾句話加起來,諸位自己個琢磨去吧!事先聲明,我太史昆是從來不屑於挑撥離間的。————摘自《昆哥日記》】

抱犢寨的這一寨子人,原先是住在羅刹堡西十餘裏的山中的。

這寨人大多數都是姓張的,相傳他們祖上給順平侯趙子龍養過白馬,因而這夥人給自己的寨子起了個白馬寨的名字。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白馬寨靠著太行山,於是寨子裏的爺們大多數都是在山中討生活的獵戶。

即為獵戶,須有好弓。白馬寨的爺們吃了這麼多年的獵戶飯,自然是有一套祖傳的製弓秘方。製弓最好的材料,莫過於柘桑木,白馬寨的漢子們每每在山中見到四丈高的老柘桑樹,必定做好記號,於秋冬砍下好枝,馴製弓身。再配以魚鰾熬的膠,鹿筋鞣的弦,蓖麻煉的油,牛戴製的角,野蠶吐的絲,耗費上三五載的工夫,便製成了一張絕世好弓。

白馬寨製的弓,彈而放快,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拿到市麵上,百貫錢而不可求一。甚至有不少邊關名將,綠林好漢都慕名來白馬寨求弓。因而白馬寨的漢子們,僅僅靠製弓一項,賺的錢財就要比狩獵來的多,寨子裏的日子,自然是過的不錯。

白馬寨的好日子,漸漸地就被日益壯大的羅刹堡李天霸看在了眼裏。

李天霸先是著人擔了禮物,來請白馬寨的寨主張宵去做六當家,換句話說,也就是要白馬寨並到羅刹堡中。白馬寨的生活這樣悠閑,寨子裏的爺們又怎麼能同意給羅刹堡當手下?於是張宵退了禮物,修書一封,客客氣氣的拒絕了李天霸的美意。

沒幾天,羅刹堡的三當家田山勇親自來到了白馬寨,聲稱買弓。白馬寨與羅刹堡離得近,算是鄰居,張宵也沒好意思多要錢,隻是說若是田山勇自己用,就免費送上一把好弓,算是交朋友;若是要的多,便按八十貫一把的超低價賣於田山勇。

哪曾想田山勇冷笑一聲,說是一把弓隻值個三百錢!他丟下了一張千貫的交鈔,說是要白馬寨交出三千把好弓來!

要知道,一把竹篾子製的劣弓,其價格也不止三百錢!況且白馬寨一把弓少說也得製個三年,此時寨子裏的存貨連三百把都沒有,哪裏去弄三千把!

張宵含怒打發走了田山勇,誰知道禍事緊接著就上了門!

先是真定府經略公下了一紙文書,說是太行山井陘古道虎患,命白馬寨青壯獵戶上山除虎。除虎患本就是獵戶的責任,且公文亦是貨真價實打經略府下發的,張宵不疑有他,逐點齊寨內三百名青壯漢子,帶齊獵具,就進了山。

進山十餘日,老虎的毛都沒見到一根。白馬寨的獵手們吃光了攜帶的幹糧,隻好返回寨子。哪曾想一進寨門,竟發現寨內已經是血流成河!眾位獵手的親人皆已倒在血泊中!

眾人還在震驚中,隻聽得一聲炮響,從寨裏寨外隱秘處衝出了成千兵丁,那領頭之人,不是李天霸又能是誰!

白馬寨獵手們挾裹著喪親之痛,與羅刹堡眾賊廝殺到了一起。怎奈賊一方人多勢眾、有備而來;白馬寨一方勢單力薄,且遠途跋涉而來早已經沒了力氣!

白馬寨獵手們空有一身好射術,卻根本沒有發揮的餘地,兩方隻廝殺了片刻,獵手們就倒下了數十人。眼見著兄弟們一個個怒目而死,張宵心裏總算是恢複了一些清明。

“若是寨子裏的人都死光了,還有誰能來報仇?”張宵嘶吼幾聲,吼得獵手們定住了狂亂的心神。今日這局,逃跑是唯一的出路,獵手們在張宵的帶領下,奮力殺開一條血路,逃進了茫茫太行山。

這片大山的一草一木,獵人們都早已熟悉的不能再熟了。進了大山的獵戶,還有誰能追的上?李天霸率人追了一陣,沒摸到獵戶的影子不說,反而是折損了不少人手,隻好敗興而歸。

要讓張宵遠走他鄉,做那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勾當,他是絕對不甘心的。張宵收攏了獵戶,清點一下才發現,三百多個矯健的漢子隻還剩下了百十餘人。

好在幾天後,張宵意外在山間險道中又遇到了本寨的另一撥鄉民,原來這些鄉民乃是去太原府販賣拓木弓,因而僥幸逃過一劫。更為幸運的是,這夥鄉民裏麵還有跟著長輩們出去見世麵的張雲。

兩撥人一湊,勉強有了三百口子人,而原先白馬寨的人口卻不下兩千人。張宵忍住悲痛,領著鄉民們尋到了抱犢寨安定下來,立誓窮及畢生之力,剿滅羅刹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