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內還有李天霸的四個把兄弟:二哥阿裏奇,此人乃契丹人,他祖上乃遼太祖鐵林軍裏的都頭,傳下了鐵甲連環馬的用法,因而他在羅刹堡裏專管馬軍。
三哥田山勇,原先是太行山裏的一個獵戶,使得一手好弩箭,因而落了個“一點星”的諢號,他在羅刹堡裏專管弓箭手。
四哥鈕文忠,諢號“鐵膽豹”,慣使一柄兩刃三尖刀,乃步戰好手,在羅刹堡裏專管步軍。
五哥柳文誌,卻是一個落第的秀才,這廝號稱熟讀兵書,擅長謀略,外號“勝孫武”,在羅刹堡裏做了個軍師的角色。
這五人模仿仁宗時陷空島五鼠的名頭,號稱羅刹堡五郎君,實乃太行山一股大勢力。郭東林還聽說近日這五人又收了少年英雄做六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經過李天霸這些年的經營,羅刹堡被他打造成了個連環寨。
原先李家村的地界,被他用三丈高的石牆圍了,外麵挖上壕溝,引來了滹沱河水灌成了護城河,是為主寨。此寨由李天霸親自把守,有武士四百,莊客兩千。
堡前五裏乃是一片平原,此處用木欄圍起了個馬場,是為前寨,由阿裏奇把守,有武士一百,莊客五百,皆為馬軍。
堡南北兩側皆為峭壁,這兩處用山中原木起了兩座木寨,是為南北二寨,由田山勇、鈕文忠分別把守,各有武士一百,莊客五百,均為步兵、箭手。
堡後乃是山中險道,凡自太行山中行走的客商都要經過此處。羅刹堡在此建了一個石堡,由柳文誌看守,專門盤剝過往客商。此處亦是布置了一百武士、五百莊客。
且堡主李天霸信奉道教,與遼國全陰教的掌教乃是至交。全陰教在堡內開設了一家道場,有四五十個會武術的道士在此落腳。
經郭東林這麼一說,太史昆對羅刹堡算是有了些了解。隻是武士、莊客之間的分別,太史昆還是搞不明白。
郭東林又解釋了一番,原來堡內武藝好的兵丁就稱作是武士,有了這個名號,每月都可領到俸祿,不用再從事生產,算是職業士兵。至於莊客麼,扛起刀槍算是兵丁,放下刀槍就去種地,倒是與尋常的鄉兵差不多。
郭東林講明白了羅刹堡的情況,又哭哭啼啼的嚎了起來:“老爺!要是您想剿滅羅刹堡,小人有信心為您詐開城門!隻求老爺饒了小人的罪過!”
“滾蛋!你被我抓了全城皆知,羅刹堡能不知道麼?你丫還詐城門?別給我丟人了!”太史昆冷笑道:“左右,將這小子拿鐵鏈栓了,待本官出兵之日,就拿他人頭祭旗!”
這廂剛把嚇暈了的郭東林帶走,那廂孫德旺一路小跑的就奔了過來:“爺!陸爺回來了!他正在東城門外等您哪!”
盧俊義回來了?這麼說,禁軍已經到了?太史昆滿心歡喜,連忙去城門迎接。
你道盧俊義帶著禁軍為何隻在城門處等候,而不是進城?原來大宋有個規定,鎮守邊關的禁軍不得擅自進出駐地之外的城池。此乃太祖時定下的軍規,是防止禁軍作亂的手段,是軍中鐵律。如今盧俊義隻在城門外等候,恰恰說明他是精通軍法的沉穩之人。
太史昆方一出城門,就看見了一處紅旗招展的營地。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布置好營地,足以說明這支禁軍的素質修養,太史昆見了自是又多了一番歡喜。
盧俊義早已攜了一名渾身金燦燦年輕將領在營前等候。初見這名年輕將領,真個把太史昆嚇了一跳。
這名年輕將領的模樣倒是沒什麼好說的,隻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張大眾臉,但是他身上這套金黃色鎧甲實在是太閃了!在太史昆的印象中,黃金甲似乎隻有皇室成員才能夠穿著的,莫非盧俊義這老哥弄了個皇親國戚來助戰?
盧俊義見了太史昆,立刻向他引見這金甲將領:“賢弟,這位小兄弟便是金槍將徐寧了!”
太史昆與徐寧拱手見禮,讚道:“徐小哥穿的好個寶甲!險些晃了咱的眼睛!”
徐寧聽到太史昆誇讚金甲,頓時沾沾自喜。他麵有得色道:“昆哥過獎了!咱這身上這甲乃是雁翎金甲,有個雅號喚作‘賽唐猊’,乃是咱徐家代代相傳的寶甲,倒是讓昆哥見笑了!”
猛的聽見徐寧說“昆哥”二字,倒是讓太史昆愣了一愣。如今太史昆可是偽裝的高俅,這徐寧是怎麼看破的?
盧俊義見太史昆發愣,知道是因為身份問題。當下盧俊義一手扯了太史昆,一手扯了徐寧,說道:“門口不是說話的地方,我看咱們還是去營帳裏說吧!再者,營內還有一位好漢要給賢弟引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