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作為一個科研人員,柳葉兒自是喜歡精油威力越大越好。她先是歡喜了一陣,可緊接著又皺起了眉頭。隻聽她鬱悶道:“昆哥,你說的法子好是好,隻不過若是石頭房子都燒化了,恐怕我家佛堂裏藏著的那本秘籍也保不住了!”
太史昆乃現代人,深知科技便是第一生產力的道理。像馮氏這種科研家族,藏起來的秘籍豈能沒有價值?當下太史昆連忙追問是何秘籍。
柳葉兒道:“想當年,我爺爺遊曆天下,與一位姓葉的海商結為好友。葉家乃福建路第一造船世家,據說他家的船隊,竟可深入大海十萬裏之遙!
要知道,茫茫大海上有無數化外蠻夷,因而出海行商免不了要打海戰。打海戰最犀利的武器,莫過於火器,因而葉姓海商對我馮家的火器製造術羨慕的緊。恰好我爺爺對葉家的造船術也仰慕已久,於是他二人一拍即合,互相交換了兩家的造船、造火器秘籍。
我爺爺乃誠信之人,自是不會把葉家秘籍私下傳播。於是他回家後,便把葉家的造船秘籍換了個封皮,做成一本金剛經,藏在我家佛堂內佛像的蓮花座內了。
本來,我想著放火燒完大宅後,再去佛堂內取了這本書出來,若是精油連那石頭做的佛堂都燒化了,如何還能保住泥塑的佛像?恐怕這本秘籍也要一並燒成灰了!真是可惜了!”
太史昆聽得這本書竟是製造海船之術,精神為之一振!旁人意識不到航海所帶來的巨大利潤,可聽說過大航海時代的太史昆怎能不知道!且不說利潤,單單是澳洲、美洲兩塊此時還不為人知的大陸,就足夠太史昆惦記一陣子的了!
太史昆狂笑三聲,道:“這還不簡單?今晚我去馮家大宅走一趟把書弄出來就是了!”
太史昆召集眾人,立刻著手布置今晚行動。按太史昆的計劃,竟是要在一晚上連幹取書、燒馮府兩件大事。
令柳葉兒在馮府東、西、北三麵各安置一門火龍出水,西門慶看管東路,柳葉兒看管西路,武柏看管北路,以舉火為號,屆時三路火龍出水齊發,火燒馮府大宅。
令武鬆、扈三、崔道成在馮府南門接應。
太史昆、邱小乙夜探馮府,將造船秘籍取出。
其餘人等或是有傷,或是婦幼,隻收點好行裝,在馮府三裏外等候。
眾人得令,賞銀打發走車夫,分頭準備妥當,隻等子時三更,便去動手。
馮府位於白嶺集南三裏處,乃是一座房屋百間、院落三重的大宅。馮府庭院內奇花異草遍地,亭台樓閣錯落,果然是一幅大家大業的模樣。
杜業侵吞了這座宅院還沒多久,因而下人、仆婦並沒置辦多少,隻是糾集了一夥舊日與他相好的潑皮,來到府上做護院。
那夥潑皮哪能與正規的護院般連夜值守宅院?夜色凝重,潑皮們早早的便熄了燈,各自占住一間大屋沉沉酣睡。太史昆、邱小乙二人腿腳輕快,輕輕鬆鬆就摸進了馮府內宅。
沒曾想,馮府內宅此時卻是燈火通明,各屋內人影憧憧。太史昆雖然心疑,但也隻當做是杜業新得了財產,連夜慶賀,不去理會,隻是越發放輕了手腳,按照柳葉兒繪製的圖樣,向佛堂的方向潛去。
眼見著位於假山後的一幢青石房子,太史昆曉得,這就是柳葉兒所說的佛堂了。隻是佛堂內透出隱隱燈光,顯見著是有人在裏麵。
太史昆、邱小乙潛到佛堂窗下,附耳探聽,隻聽得佛堂內有兩人竊竊私語。
一陰柔男聲道:“李道長,這火龍丹到底是味什麼丹藥,怎的剔隱和國師如此勞師動眾,將您都派出來了?”
那李道士答道:“杜業公子,實話告訴你,這火龍丹不是什麼丹藥,而是一種火藥!宋人軍隊馬戰、步戰皆孱弱,唯有火器一樣厲害,數萬人列的軍陣,被火器一轟也就散了!
這火龍丹,正是宋人火器中添裝的火藥,比尋常的火藥厲害數倍,堪稱宋人火器之魂!此次我來,就是要找到製造火龍丹的秘籍!”
杜業倒吸一口冷氣,道:“如此厲害的火龍丹!可馮家人老實巴交的,他們怎麼會有這種秘籍?”
李道士道:“虧你還是宋人,怎的這麼沒見識!馮家祖上乃宋人第一號火器高手,火龍丹便是他家發明的,我不來他家找,還待去哪裏尋找?”
太史昆聽了兩人對話,心裏驚疑不定。看來馮家受陷害,絕不是因為財產這麼簡單!隻是“剔隱”和“國師”都是什麼意思?
正思量著,太史昆感覺到邱小乙戳了戳他腰間,太史昆回頭一看,邱小乙用指尖在地上寫出了一個“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