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七 采陰補陽術(1 / 2)

【同學們啊!入學與實習,是你們人生中必經的兩道坎呀!慎重,慎重!————摘自《昆哥日記》】

接下來,再說說邱小乙。邱小乙的家鄉,是齊州治下孫耿鎮附近的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這個村莊裏大半的人家都姓邱,而邱小乙他爹,正是村裏學問最高的一位老學究。邱小乙在家中排行老二,因而他爹就喚他為“小乙”。

既然當老子的是學究,那麼邱小乙識字識得自然不少。小乙家中的藏書很有限,來來回回也就是《道德經》《太平經》《抱樸子》那麼幾本,小乙他自幼捧了幾本道家典籍看,久而久之就對道術有了興趣。

在邱小乙長到十七歲這一年,村裏來了個遊方道士。這個道士可了不得,會看風水,會畫鬼符,居然還能能耍得幾手噴火滾油的道術!邱小乙與這道士一見如故,天天來纏著道士學習法術。遊方道士見邱小乙心誠,也有心成就他,於是就把自己修煉的法門說了出來。

原來這個遊方道士,修煉的竟是道家頂級心法——采陰補陽之術!邱小乙見了這等本事,哪還按捺的住?於是這廝回家偷了老爹一貫錢,連夜跟著遊方道士離開了齊州。

邱小乙被遊方道士帶到了應天府附近的一座道觀,這道觀中原來已經有了四位前來學藝的師兄。遊方道士按照“飛天五禽”的順序,給這五名弟子取了道號:蒼鷹、青鷂、白鵝、灰鴨、雛雞。邱小乙入門最晚,因而得了個“邱雛雞”的名號。

從此,邱雛雞便和四位師兄一起學起了“采陰補陽術”。這道法學起來果然艱難啊!不但每天要喝些壯陽的草藥,還要學什麼憋精之法、探舌之法,還要學習什麼古樹盤根、老漢推車等招數,還得學習什麼九淺一深、慢搖急顫的頻率,最讓人難堪的是,還得學習什麼化妝塗粉的技巧!

最終,在結束了為期一年的學習之後,遊方道士宣布:同學們該實習了。

遊方道士將邱雛雞師兄弟五人帶到了應天府的一座名為“陽春樓”的娛樂場所,囑咐師兄弟幾個:努力采補,爭取每天要采補七次以上!

於是乎,邱雛雞噩夢般的生活就開始了。陽春樓的老板果然有實力,他每天都會找來許多女子供師兄弟五人采補使用。這本來是好事,隻可惜,這些女子的年紀都在四十歲往上,而且個個肥蠢蠻橫,動不動就對邱雛雞幾個抽皮鞭、滴蠟燭,搞得邱雛雞幾個天天傷痕累累,筋疲力盡。

這樣的生活就這麼持續了兩年。隨著年齡閱曆的增長,邱雛雞慢慢對這種生活有了懷疑——這真是實習采陰補陽之術嗎?我怎麼感覺,這有點像是一種四師兄那樣的職業呢?

終於,在邱雛雞目睹了陽春樓老板多次收取那些大媽的服務費後,他終於明白了:自己受騙做鴨了!

太侮辱人了!遇到騙子了!邱雛雞自認聰明絕頂,沒想到到頭來還是受了騙!這廝一時火起,操著一雙鴛鴦刀,將陽春樓的老板砍作了兩段!而後,他連夜逃出了應天府!

背了人命,邱雛雞這個名字他再也不敢使用了,於是他改回了本名——邱小乙。自此後,他有家不敢回,隻好流落江湖。後來他認識了有著同樣受騙經曆的崔道成,兩人一見如故、相逢恨晚,於是便湊到了一起相依為命。再後來,崔道成說是想去當年崔家發達的清河縣看一看,於是乎兩人來了清河縣,占下了這座道明寺,直到如今。

太史昆聽完了兩人的故事,自我安慰道:行啊,弄倆傻子總算是比弄些聰明人來好糊弄不是?

邱小乙腹中有幾滴墨水,他找了根炭棒,一頁草紙,當場寫下了賣身契,並叫著崔道成與他一起按了手印。從此以後,崔、邱二人便算作是太史昆的家丁了。

至於那兩個瑟瑟發抖的半大孩子,隻是被崔、邱二人哄騙上山的失足少年。太史昆對他們沒什麼興趣,一人賞了倆大耳刮子,趕他們下山各回各家了。

太史昆隨後打發走了林戶們,領著崔道成、邱小乙、穀樹皮三人,垂頭喪氣的回了山中別院。這一趟,太史昆不但沒掙著錢,反而還添了兩張要飯吃的嘴,如此一來,太史昆隻好把家中些許用不著的家具搬到當鋪中,換些錢財賴以度日了。

又是幾天過去了,眼見著家中家具越來越少,金蓮的臉越拉越長,太史昆也明白,這樣下去恐怕是不行了,必須得找些來錢的法子了。於是,這天一早,太史昆召集了別院中的一幹人等,開起了經濟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