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柳味所知,還真沒幾個,就算曆史那些有名的忠臣,也不一定真的做到了這點。
看著這些百姓饑餓的樣子,柳味很心痛,他自認也做不到把一切都奉獻給百姓,但他有惻隱之心,他懂的何為大義。
所以這個時候,他命人去敲商州府衙的大門。
門開了,已經得知欽差到來的衙役連忙將柳味他們給請了進去,而後連忙又把門給關上了。
府衙的地勢還是很高的,積水雖有,但並沒有達到需要竹筏才能行走的地步,眾人移步客廳的時候,商州知府王凝已經在等著了。
王凝四十來歲,身材偏瘦,此時有些緊張,看到柳味後立馬就行禮,柳味卻並未多言,很是直接的問道:“王大人,城中百姓有許多已經久不進食,你可知道?”
王凝戰戰兢兢,道:“知……知道。”
“既然知道,為何不想辦法給他們籌集糧食,難不成你想看著他們餓死不成,你這知府大人是怎麼當的?”
王凝額頭直冒冷汗,道:“大……大人,下官這府衙有一些存糧,隻是沒有朝廷命令,下官這不敢賑災啊。”
隻與王凝說了幾句話,柳味就知道這個王凝是個沒主見沒魄力的人,朝廷命令的確重要,可百姓就不重要,他若真的開倉放糧,就算皇上知道了也怪罪不了他。
冷哼一聲後,柳味隨即問道:“糧倉有糧食多少,全部發放給百姓。”
“回……回柳大人,有五百石。”
聽到這個數,柳味眉頭頓時就凝了起來:“怎麼隻這麼點?”
“大人,這不還沒到豐收的時候嗎?我們大宋的規矩您應該清楚,每次收完稅糧後,都是要上繳朝廷的,府衙不準多留備用。”
聽到王凝這話,柳味才突然反應過來,大宋朝廷的規矩的確是這樣的,而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隻是為了加強皇權統治,避免地方官員通過糧食來收買軍心,所以大宋的稅收都是直接交給朝廷的。
這的確能夠避免地方官員壯大勢力,但也會造成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某個地方真的遇到了像現在這樣困難的時候,府衙一時之間是根本沒有能力進行自救的。
柳味在來的時候朝廷已經下令準備糧食了,隻不過糧食不能冒雨運,而且沿途多泥濘,等朝廷的糧食來至少也得七八天的時間,而他柳味所需要做的是在這七八天時間內,盡量不讓商州的百姓挨餓,甚至不能讓商州的百姓餓死一個人。
餓死了一個人,就是他柳味的責任。
但商州城的難民何其多,五百石糧食是不少,可分下來也就隻夠整個商州百姓吃上一天的。
微微凝眉之後,柳味望著王凝問道:“在這商州,除了府衙有存糧外,還有什麼地方有存糧,而且特別多的?”
“有,當然有,商州大戶家裏都有糧倉,而很多商人還有糧鋪呢。”
,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鍾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