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下長城的遼兵是瘋狂的,他們追逐著趙光義的兵馬,仿佛是在追逐權力和財富。
風更熱了一些,很多士兵都感到一股說不出的壓抑。
趙光義逃的不快,不慢。
他要讓那些遼兵看到希望,看到能夠追上他們的希望,隻有這樣,他們才不會突然折返回去。
這樣大概有半柱香的時間後,趙光義覺得差不多了,於是不再奔逃,突然調轉馬頭就向遼兵襲去。
趙光義這麼一折回,那些士兵那裏還敢再逃,也紛紛調轉過身向遼兵襲殺而來。
隻是趙光義太高估自己大宋的兵馬了。
宋軍之所以能讓遼兵忌憚,並不是說宋軍的兵力有多強,相對來說,宋軍比北漢的士兵是要更能打一些的,但對遼兵來說,宋軍卻還不如遼兵。
而對於遼兵,宋軍的優勢在人多,在後備充足。
可為了引遼兵離開長城,趙光義身邊的兵馬並不多,可遼兵奔下來的卻不少,所以當趙光義一馬當先衝去的時候,他立馬意識到不妙,他發現遼兵殺的性起,絕非他所帶領的這些兵馬所能夠消滅。
無論是士氣還是實力,趙光義現在都很難跟遼軍一戰。
可已經衝入了遼兵的包圍之中,想再出去,隻怕並不容易。
趙光義見此情況,心中頓時一沉,一邊劈刀殺人,一邊向自己的人吩咐:“快請救兵。”
有士兵衝出了包圍圈,趙光義見此才終於放下心來,雖說為了找到突破口,大宋兵馬都分散了,但相互之間隔的並不是很遠,而且因為知道趙光義要當誘餌,像柳味、曹彬這些實力非凡的人都時刻注意著趙光義的情況,一旦有變,他們立馬就會帶兵衝來。
如此,半柱香後,遠處突然傳來陣陣馬蹄聲,趙光義心中大喜,扭頭看了一眼,見是楊繼業的兵馬,不由得又緊張起來。
自己剛滅了北漢,如果楊繼業突然陣前倒戈,要殺自己,那自己是絕沒有可能逃走的,他現在隻希望楊繼業能夠忠於自己。
這樣想著,楊繼業已是策馬奔來,他奔來之後,一聲大喝,接著提搶便向那些遼兵殺去,楊繼業武藝高強,對遼兵又極其熟悉,因此他一來,局麵立馬發生轉變。
如此大戰幾十回合之後,遼兵節節敗退,紛紛向後逃去,楊繼業一揮長槍:“殺!”
士兵吩咐追了上去,而這個時候,楊繼業跳馬來到趙光義跟前,跪下道:“臣救駕來遲,還請聖上恕罪。”
趙光義心中大喜,他沒有想到楊繼業竟然甘心臣服於自己,於是再不遲疑,趙光義連忙將楊繼業扶起,道:“楊愛卿說那裏話,若非你極是趕到,朕今天隻怕就要撂在這裏了,你是朕的救命恩人。”
“救駕乃臣本分。”
“好了,好了,朕知你心,如今遼兵潛逃,我們快追上去吧。”
兩人說著,翻身上馬,向那些逃走的遼兵追去。
----------------------------------------------------
逃走的遼兵很快被趙光義和楊繼業的兵馬給滅了,隻是當他們來到長城下的時候,敵人早已經把缺口堵上,再想衝上去,不過是繼續犧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