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議論紛紛,皆在指責魏王,相反,趙光義卻很冷靜,他知道魏王想要自己死,可像這般明目張膽的提出拿自己當誘餌的話,魏王還是第一次說,他有點不明白,魏王何以能夠說出這樣的話?
魏王意欲何為?
就在趙光義百思不解的時候,魏王的神情卻是平靜的,他似乎根本沒有將那些大臣的指責放在心上,可以說,他的確很想殺了趙光義,他也知道自己這樣提出這麼一個主意很令人起疑,可他覺得這樣做對自己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方法是自己提出的不假,可用與不用,卻是要看趙光義的選擇,這樣一來,就算趙光義真的出了意外,跟他應該沒有什麼關係吧,誰能怎麼樣他?
有些時候,把事情擺到明麵上,反而不容易令人起疑,相反,若是他魏王在背後把持,名其他人說出這個方法,如果趙光義真出了意外,那麼反而容易被人懷疑道自己身上,懷疑他就是圖謀不軌,可他現在自己說出來了,誰都知道,用不用的決定權在趙光義手裏,那就算出了事誰也怨他不得。
營帳裏的氣氛空前高漲,柳味坐在一旁倒顯得更為冷靜,至始至終,他都沒有說一句話,對於魏王的辦法,柳味倒覺得是個不錯的辦法,隻是太過冒險,如果趙光義是個比較謹慎的人,他應該不會采用,但在這樣的死局之中,他覺得趙光義采用的機會更高一些。
果不其然,就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趙光義揮手令大家安靜,而後說道:“張愛卿之言可用,連夜選出幾十名好手,讓他們想辦法潛入長城,若能潛入長城,我們今夜就搞偷襲,如果失敗,明日我們按照魏王剛才說的,誘敵出城。”
趙光義說完,潘美立馬說道:“聖上,這……會不會太危險了,要不老臣代替您去怎麼樣……”
“是啊,聖上,太危險了,您不能去……”
臣子就算不想死,可在該表忠心的時候,還是要表的,不然被聖上看到,就算明知你跟其他人並無什麼兩樣,可對於你這種連麵子工程都不做的人,還是會心生怨言的。
看著這些個個把生命置之度外的臣子,趙光義淺淺一笑:“遼人不是傻子,就算看到朕還不一定肯出來,更別說用假冒的了,不必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朕倒想冒一次險。”
趙光義這麼一說,其他大臣也就不好再多說其他了,魏王倒也算冷靜,對於趙光義的選擇並沒有提出任何異議,而其實他早料到趙光義會這樣做的。
現在攻打遼國無功,他趙光義就算回朝麵子上也過不去,所以他覺得趙光義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滅掉遼國的機會的,哪怕這個機會很危險。
也許,趙光義知道自己的用心,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明知可還要去為之,這是趙光義不得不做的選擇,而他魏王,隻需要靜等結果就行了,如果趙光義沒事,那是他運氣好,如果趙光義出了事,那他魏王倒不妨看個熱鬧,然後找個機會想辦法登基為帝。
這是一次明麵上的刺殺。
===百度搜索**+名稱**閱讀本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