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顧城是準備吃完晚飯後再來說顧建業一家子的事。

顧建業眼角瞥見他那大嫂二嫂一反從前地忙碌,還伴著咒罵孩子的聲音。

他突然就想到了汪瀟晴,沒分家之前,這時候她忙完食鋪的活,回來還得煮豬食喂雞鴨煮晚飯炒菜收衣洗池子……幾乎樣樣都得沾手。

然而,老顧家的人……沒有一個感激她。竟然已經十七年了,嗬,挺嘲諷的。

當初他大女兒剛上初中,整個老顧家就反對得厲害,特別是他娘,當時是怎麼說來著:賠錢貨以後都要嫁出去的還讀那麼多書做什麼?養了十來年,不去工廠找份活幹補貼家裏還點養育恩還想著上初中?這得多狼心狗肺呢!

因著他以前被迫輟學的經曆,他不想自己的下一代也被剝奪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所以大女兒上初中的學費老顧家公中是一分錢也沒給,他和阿晴兩人是忍著旁人的白眼咬緊牙關省吃儉用把她給供出來了。而自從大舅哥資助女兒上高中後,他娘就對大女兒更添幾分嫌惡了,經常對著她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隻因為老顧家還沒有哪個男孫的學曆上高中呢。

顧曉飛、顧曉鑫、顧曉力甚至是顧曉濤顧曉偉,就沒有一個是讀書的料子。

老顧家倒是想培養一兩個大學生出來,但除了三房和四房,他娘最為偏心的大房二房生的幾個男孩都不爭氣,一個個不是讀到小學輟學就是讀到初中輟學了,現在就剩下顧曉力還在讀初三。

大房家的顧曉力在村學裏也是聲名赫赫,畢竟初一留兩次級初二留一次級,整個初中三年已經讀了五年的奇葩也是他們這個村頭一份了。

然後搞笑的來了,他娘和大嫂就覺得是他大女兒擋了她們老顧家男孩子的讀書運。

當時也不知道是聽誰嘴碎說的還是找什麼“大仙”算的命,就說那讀書運就是被三房家的女兒給擋著了。

往事真真是不堪回首,顧建業很是自責慚愧。

怪不得他們都對自己很失望,就是這樣一個“吃人的”老顧家,他竟讓自己的妻子兒女在這種“吃人的”家庭裏呆了整整十幾年,講真的,他確實不算男人。

晚飯終於做好了。男人和家裏的小一輩男丁都上主桌,女人和孩子就在另一張破舊的小桌上將就吃。

顧建業看著那張還是他娘從一個出了五服的親戚那拉回來的淘汰掉的破舊木圓桌,再瞥了眼他們這張主桌的花梨木圓桌子以及配套的那些花梨木椅子,那可是當年嶽父嶽母他們給阿晴的嫁妝。

當初老顧家的幾個兒媳婦,除了阿晴有這種嫁妝,其他人都沒有。除了這套價值不菲的飯桌椅,還有全都用好木頭打造的老式眠床、衣櫃、箱包、梳妝台等等,然而這些東西早就在好些年前就被他娘還有其他幾房巧立名目拿走了。分家,他們是一點也沒分到的。

看著老顧家這些算計的自私臉孔,顧建業猛然覺得,帶著自家人脫離這個家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