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武當山下有大極(1 / 3)

武當山,天柱峰。

“懲惡揚善,匡扶正義。”

一入天柱峰,映入眼中的便是刻在巨石之上的八個字。

八字龍飛鳳舞,劍意盎然,據說乃武當開山祖師張三豐醉酒之後一氣嗬成,入石三分,可見其功力之深。而武當山北通秦嶺,南接巴山,號稱“八百裏武當”,是真武大帝道場,又是武當太極門所在,成為江湖之中與少林並駕齊驅的武林聖地。

正是武當山一年一度納新之日。

山腳下,人頭攢動。

他們是從各地而來、經過三年備考兩年模擬洗禮,進入武當派的弟子,這些年輕人鬥誌昂揚、意氣風發,即將在武當派開始四年的學藝生涯,夢想著四年之後,學成一身通天徹地本領,笑傲江湖,仗劍天涯,成為一代宗師,名揚天下。

然而,理想雖然豐滿,現實卻十分骨幹。

可以肯定,四年後,這些從武當山出師的弟子,除了極個別天賦卓絕的弟子能夠進入武當研究院成為內門弟子,繼續進修三年之外,絕大部分資質平平的弟子,混個武當門徒的身份,紛紛踏入社會,或成為保鏢達官,或幹護院一類的活計,一月俸祿不過兩千文。有些品行不端的弟子,甚至進入賭場、黑道淪為打手,或落草為寇,成為響馬。

行俠仗義,抱打不平?

開玩笑!

現實會如一座大山,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都需要錢,而在武當派學到的武功,隻是讓你有一技之長,並不足以安身立命。武當派擴招之後,出師不包分配,要想賺錢養家,還得另謀生路。

自從掌教乾坤道長推行改革以來,這幾年武當放棄了小而精的模式,成立武當外院、武當繼續教育學院,擴大招生規模,充足的學費,解決了武當山幾年來的財政危機,但也帶來了生源良莠不齊的弊端。

各有利弊,兩害相權,取其輕。

……

玉虛宮。

一場武當執事級常務會議正在召開。

會議由武當掌教乾坤道長主持,掌教備選(副掌教)、三大長老,七大執事,以及內務管事和武當內門的幾位核心弟子都參加本次會議,可以說武當太極門核心團隊今日都聚集到了玉虛宮內。

乾坤道長五十來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雙目如電,氣勢奪人,一套太極劍法練到第九重,可以說是武當派這些年來最強勢的一代掌教。

乾坤子繼位之後,大刀闊斧推出三大改革,擴招解決財政問題,建立交流訪學機製提高弟子見聞,成立武當內院提高武功水平,提出了“建設雙一流門派,振興武當”的口號,讓武當派與少林寺又有一奪武林牛首的的實力。

點卯完畢。

乾坤道長環顧四周,發現負責藏書閣的金頂殿執事虛玉道長並未出席,不由皺眉,道:“青木。”

青木是乾坤道長大弟子,這種執事級會議,一般由他來做記錄,他道,“本次會議應到十四人,實到十三人,虛玉道長未出席,未報備。”

乾坤道長冷笑一聲,吩咐撤去虛玉道長的蒲團。

“對不住,來遲了片刻。”虛玉道長滿頭大汗,一路小跑而來。“我……”

乾坤道長打斷道,“不要找理由,你可知遲到了?”

虛玉道長嘀咕,“就一盞茶功夫。”

“一盞茶功夫?”乾坤道長怒道,“這裏有十四人,每人遲到一盞茶功夫,就是一個時辰,這會還開不開?”